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通过间隔8年的调研分析,运用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解密中国电视媒体在社会化媒体影响下的突围之战

作者:金海鑫
定价:48
印次:1-2
ISBN:9787302594949
出版日期:2021.12.01
印刷日期:2022.08.17

本文拟从生产制作维度、媒介形态维度、受众效果维度、产业理论维度四个方面,来探讨两类媒介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型内容生产及运作模式;通过一手数据和**数据,量化分析社会化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具体关联程度,剖析影响社会化媒体下电视媒体发展的主要原因;理清现阶段电视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上的优势互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由表及里的挖掘出适应媒介发展规律的电视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模式。

more >

前言 为什么研究媒介发展?这个问题值得首先予以说明。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媒介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孕育媒介形态变化的土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改变了媒介的传播格局,从最早因为纸张的发明而开启的人们用杂志、报纸传达信息的方式,到因电子技术的出现而造就的电视、广播媒体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信息的神话,再到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大量碎片化信息得以汇聚,从而使传统的传受双方互动发生彻底改变的传播新模式,这一切媒介形态的历史演变都证明技术始终引领着媒介的前进步伐。科技是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驱动力,特别是在社会化媒体出现之后,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特质的媒介平台和媒介内容形式对信息的传播已经同等重要,想要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信息,首先必须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性,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分析近几年的媒介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媒介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催生出更多的新形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催生出基于其技术的社会化媒体,这一媒体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长久以来的固有模式,可以说是几次媒介革命中最抢夺“注意力”资源的媒体。社会化媒体不但让即时传播成为可能,更是从传播者到内容、渠道再到受众及其产生效果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到受整个过程的每一部分都衍生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形式。社会化媒体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具有最广泛覆盖面和影响力的一种媒介形式。新媒体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 Goldmark)发表的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见: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2. (2) 新技术作用下的媒介形态形成了共生、融合和竞争的局面。虽然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化媒体带来了非常多的新契机,但是从整个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电视媒体仍然占据着主流的位置。电视媒体长久以来在内容生产、从业者培养、渠道完善、受众分类及效果分析等各方面资源的积累,使其保持了在媒介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从过往传统媒体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如报纸并没有因为电视的出现而消失。 罗杰·菲德勒认为,“每一种新形式的传播都会经历从最早还依稀辨认得出是某种较早形式的延伸,逐渐演变到完全是自身的独特形态的过程。”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 认识新媒介[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 14.媒介的变化发展很像是一种物种演变的历程,都是在基于过去形式上的一种进步,一种新的延展。媒介的发展也会有由新生到成熟再到衰弱的完整生态过程,因此媒介真正的使用高峰都是在一代人成长之后才会实现,就如社会化媒体一样,因为有了之前互联网技术40多年的逐渐发展和普及应用,才让现在新媒体的繁荣发展成为可能。在当今时代,媒体不但需要内容为王,更要渠道制胜。传统媒体通过新的媒介技术可以拓展自己的延伸范围,衍生出多元的媒体机构形态和表现形式。新媒体的出现是对传统媒体劣势的补充,其独特的交互性、即时性、分享特点不但改变着传媒生态,更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人类信息共享过程。 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指出,我们迎来的信息分享时代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人们的生活将从此与网络息息相关,网络会成为人类生活无法去除的一部分。网络将会成为我们社会形态的中心,新媒体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将会衍生出更多的新媒介形态和周边产业,为新一轮的媒介洗牌吹响号角,媒介行业将出现更多的“黑马”。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0.4%,较2020年3月增长5.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7%,网民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达24.0%。短视频使用已接近普及,93.7%的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以满足碎片化的娱乐需求。视频行业构建起以内容为核心的生态体系,直播平台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和网上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总体网民的79.2%和86.5%,手机网络购物与支付已成为网民使用比例较高的应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203)[20210315].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新媒体载体的高科技和便捷性让互联网无处不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量”向“质量”转化,人们对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场变革不仅局限在硬件技术本身,它还在整个媒介大环境中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几年来,社会化媒体在中国呈现出“井喷式”的繁荣景象,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成熟改变了电视媒体原有的表达方式和形态。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的现状?社会化媒体在电视媒体发展路径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社会化媒体对电视媒体发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它能够推动电视媒体向多元化数字终端发展吗? 面对这些问题,作者希望予以深入思考。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金海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品牌传播推广、信息艺术设计。博士后研究期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在《装饰》等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
  •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融合的现状;二是从内容生产层面、媒介技术层面、受众行为层面和产业层面阐述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理清现阶段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三是通过科学方法建立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进行效果分析,总结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传播规律;四是讨论宏观环境下这种新互动模式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影响,总结最适应现阶段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为当下的传媒体制改革和学术研究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more >
  • 目录

    第1章社会化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核心概念与研究现状

    1.1主要观点与核心概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社会化媒体与电视媒体融合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4社会化媒体与电视媒体融合研究的意义

    第2章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表现方式

    2.1历史发展视野下的媒介融合模式探讨

    2.2国外常见的融合模式

    2.3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栏目的融合表现

    2.4社会化媒体与电视频道的融合表现

    第3章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3.1内容生产制作上的需要

    3.2媒介融合形态的技术实现

    3.3受众行为模式的变化

    3.4产业层面的改变

    第4章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及效果分析

    4.1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一线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指标建立

    4.2电视媒体内容生成与社会化媒体内容发布的关系分析

    4.3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受众的选择行为分析

    4.4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组织机构和产业转型的切入点

    4.5电视媒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模式的建立

    第5章新融合模式与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

    5.1社会化媒体参与与经济生活的互动

    5.2社会化媒体参与与政治生活的互动

    5.3社会化媒体参与与文化生活的互动

    5.4小结

    第6章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6.1提高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电视从业人员素养

    6.2扩大媒介间内容资源的跨平台共享

    6.3了解社会化媒体背景下...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