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5元
印次:1-10
ISBN:9787302510451
出版日期:2018.12.01
印刷日期:2024.08.07
图书责编:张民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结合作者在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的科研实践,提出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框架,并对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性阐述。本书重点介绍安全检索技术、隐私保护技术、安全存储与访问控制技术,以及安全处理技术,从技术核心贡献、领域发展综述和最新研究进展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有助于感兴趣的读者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技术。 本书可作为从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研究的科研人员,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和密码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或参考资料。
本书结合作者在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的科研实践,提出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框架,并对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性阐述。本书重点介绍安全检索技术,隐私保护技术,安全存储与访问控制技术,以及安全处理技术,从技术核心贡献、领域发展综述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有助于感兴趣的读者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技术。本书可作为从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研究的科研人员,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和密码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或参考资料。
丛 书 序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度应用必将带来更多难以解决的信息安全问题,只有掌握了信息安全的科学发展规律,才有可能解决人类社会遇到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但科学规律的掌握非一朝一夕之功,治水、训火、利用核能曾经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无数事实证明,人类是有能力发现规律和认识真理的。今天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从保密到保护,又发展到保障的趋于真理的发展过程。信息安全是动态发展的,只有相对安全没有绝对安全,任何人都不能宣称自己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达到终极。国内外学者已出版了大量的信息安全著作,我和我所领导的团队近10年来也出版了一批信息安全著作,目的是不断提升对信息安全的认识水平。我相信有了这些基础和积累,一定能够推出更高质量和更高认识水平的信息安全著作,也必将为推动我国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做出实质性贡献。 本丛书的目标是推出系列具有特色和创新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著作,我们的原则是成熟一本出版一本,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希望每一本书都能提升读者对相关领域的认识水平,也希望每一本书都能成为经典范本。 我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大舞台,使我们能够实施我们的计划和理想,我也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民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丛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冯登国2009年夏于北京冯登国,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技术主题专家...
目 录
第1章绪论1
1.1大数据概述1
1.1.1大数据来源1
1.1.2大数据应用2
1.1.3大数据技术框架3
1.2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需求4
1.2.1大数据安全4
1.2.2大数据隐私保护5
1.2.3大数据安全与大数据隐私保护的区别与联系6
1.3大数据生命周期安全风险分析7
1.3.1数据采集阶段7
1.3.2数据传输阶段7
1.3.3数据存储阶段8
1.3.4数据分析与使用阶段8
1.4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框架8
1.4.1大数据安全技术8
1.4.2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11
1.5大数据服务于信息安全14
1.5.1基于大数据的威胁发现技术14
1.5.2基于大数据的认证技术15
1.5.3基于大数据的数据真实性分析16
1.5.4大数据与“安全即服务”16
1.6基本密码学工具16
1.6.1加密技术16
1.6.2数字签名技术17
1.6.3Hash和MAC技术18
1.6.4密钥交换技术18
1.7本书的架构19
1.8注记与文献19
参考文献19
目 录〖4〗〖1〗第2章安全存储与访问控制技术23
2.1早期访问控制技术23
2.1.1几个基本概念24
2.1.2访问控制模型25
2.1.3局限性分析31
2.2基于数据分析的访问控制技术32
2.2.1角色挖掘技术32
2.2.2风险自适应的访问控制技术38
2.3基于密码学的访问控制技术45
2.3.1基于密钥管理的访问控制技术47
2.3.2基于属性加密的访问控制技术50
2.4注记与文献56
参... 查看详情
本书可作为从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研究的科研人员,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和密码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或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