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工业化智造——建筑产业现代化必由之路

管理学、工业工程管理、建筑业管理、土木工程

作者:张伟宏、姚巍、张军、娄霓、黄淑英
定价:88
印次:1-1
ISBN:9787302590088
出版日期:2022.03.01
印刷日期:2022.03.28

本书将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政策导向放在全球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中做一个综合的对比,通过比较经济学的原理,分析市场要素及技术发展要素的变化,并借鉴全球尤其是欧洲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充分探讨未来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最终预测在新时代5G及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的浪潮下,工业化建筑领域未来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及技术成果展望,并试图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切实的帮助,以期实现“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的转变。

more >

前言 我国建筑工业化起步很早,建国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已有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提出建筑的三化: 标准化、工业化、多样化。这个观念起点很高,在今天看来也非常具有前瞻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化基本上只完成了千篇一律的标准化。 1962年9月9日,梁思成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一文,提到“要大量、高速地建造就必须利用机械施工;要机械施工就必须使建造装配化;要建造装配化就必须将构件在工厂预制;要预制就必须使构件的类型、规格尽可能少,并且要规格统一,趋向标准化。因此标准化就成了大规模、高速度建造的前提”,并畅想,“在将来大规模建设中尽可能早日实现建筑工业化。那时候,我们的建筑工作就不要再拖泥带水了”。 而今,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目标的实践推进,一代建筑大师的畅想正逐步成为现实,世界范围内大量的探索与尝试提供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与经验的积累和借鉴。本书试图将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政策导向,放在全球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中做一个综合的对比,采用比较经济学原理分析市场要素禀赋及技术发展要素的变化,并借鉴全球尤其是欧洲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教训,充分探讨未来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最终预测在新时代5G及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的浪潮下,工业化建筑领域未来新技术、新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向及技术成果展望;并试图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化发展创造实际的价值,最终通过“模块标准化、机械工业化、个性多样化”的新三化来实现梁思成先生1962年的梦想。 本书第一部分主要梳理建筑产业现代化、中国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从而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建筑就是中国的建筑工业化,而中国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则要通过实施建筑的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而最终实现。 本书第二部分分析研究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建筑工业化发展特点,并针对性地对欧洲和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做了对标分析,采用比较经济学原理及要素市场的禀赋变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化实现成功换道超车的可能性以及关键成功要素,即政府推动、企业的一体化设计导向、建筑产品工业化思维、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及人才培养模式等。 本书在第六章“中国发展建筑工业化关键要素”中引入多位行业内及相关领域专家对中国建筑工业化现阶段情况所做的全面探讨并提出了中肯建议:  第一节和第二节主要由中建协认证中心王海山先生提供。王先生多年从事建筑业质量管理认证工作,他作为北京大学金融管理博士,协助林毅夫教授进行比较经济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探讨市场和政府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关系,并为中国建筑工业化高品质发展,实现换道超车提供理论依据;  第三节由中国建筑设计院人居建筑有限公司娄霓女士提供。娄女士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参与众多知名的国家工程,并有丰富的国际间合作设计经验,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梳理诠释装配式建筑为什么需要工业化思维,什么是建筑的工业化思维,为什么建筑设计要以完整的工业化产品思路而不是项目思路引领建筑工业化。 本书第三部分针对更长远的未来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和组织模式做了一些探讨。未来5G、VR/AR/MR、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带来建筑领域行业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变革,因此本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角度诠释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即从目前工业革命中心化零和竞争思维模式转向产业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合作共赢思维的大趋势。 在这个大趋势下,针对建筑业可能发生的深远影响做了某些大胆的探讨,最后邀请一些行业内专家,以建筑未来挑战为出发点,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核心,做了一些技术方向的探讨与预测。 第七章邀请了欧洲Syspro建筑工业化高品质联盟的Kahmer博士,与他一起探讨合作共赢的协会平台模式对中国建筑工业化的成功可能存在的影响。Kahmer博士组建的欧洲Syspro是欧洲后建筑工业化智能制造时代的创新组织形态,内部成员组织形式灵活,成员间以实际问题为纽带,以顾客主义为中心,灵活合作,以联盟整体发展、扩大市场份额为目标,最终实现无“我”领导的最高市场生态境界,值得中国未来发展复杂业态时借鉴。 第八章工业化智能制造部分引入武汉旭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李营先生及RIB/SAA合伙董事Hanser博士的观点。李先生长期从事建筑工业化智能制造的实践工作,并结合房地产公司的理想,对未来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做了深入分析和预测;Hanser博士长期从事建筑智能制造领域的软件开发及研究,对软件开发进行介绍。 第九章邀请了清华大学国家信息中心范玉顺教授进行指导。范教授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从宏观上探讨未来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定义、组成、实现的路径以及建筑产业互联网可能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带来的商业模式变化。本章还邀请了智利/英国互联网众创设计公司Fab Lab Santiago 及Cinnda.org创始人Andrés BriceoGutiérrez先生发表了他的独到见解。 第十章的主题是未来建筑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与斯图加特大学建筑自动化工程系Woerner博士合作,探讨人类未来的挑战及建筑业未来开发应用新技术的方向,同时邀请RIB/SAA的合伙董事Hanser博士对未来技术进行了预测。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建筑工业化,不再拖泥带水!建筑产业互联网的构架和商业模式、智能制造技术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中国建筑业的未来。
  • 本书详细梳理了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建筑工业化发展,从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在相应阶段技术领域遇到困难的相似性出发,找到中国目前与欧洲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共性,研究中国可以借鉴的技术内容及具体落地的方法,并对建筑工业化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与分析,对中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more >
  • 目录

    绪论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建筑工业化?1

    一、 引述1

    二、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建筑工业化2

    第一部分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实践

    第一章中国装配式建筑概述11

    一、 确保装配式工程质量安全13

    二、 策划、设计、构件生产、现场装配各环节质量控制更加系统化13

    三、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13

    四、 有利于节能环保并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14

    五、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14

    第二章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15

    一、 主要发展阶段15

    二、 体系逐渐建立19

    第三章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典型案例21

    一、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二期)的产业化设计及数字化应用21

    二、 北京郭公庄公租房项目设计总承包一体化建造的尝试22

    三、 镇江新区港南路公租房模块住宅项目的模块化及抗震技术研发23

    四、 河北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的模块化及集成化24

    五、 福建龙岩上杭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的顶层设计牵头的一体化建造25

    第二部分工业化制造是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必经之路

    第四章发达国家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29

    一、 北美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29

    二、 欧洲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39

    三、 新加坡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46

    四、 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50

    五、 全球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55

    第五章欧洲建筑工业化成功发展带来的启示58

    一、 欧洲建筑工业化发展阶段分析59

    二、 浅谈寻找适宜中国发展的欧洲技术体系的方法路径72

    三、 CHybrid技术体系适宜中国的具体技术可行性研究76

    第六章中国发展建筑工业化关键要素111

    一、 建筑工业...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