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Foreword

急危重症是超声应用的新领域,其快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急危重症诊疗水平的提高,其依赖于影像技术的早期诊断,或早期影像引导的介入治疗。第二,急危重症院前救治的加强,现场和转运途中的施救水平的提高,都加快了超声在该领域的发展。第三,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急危重症救治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硬件方面,仪器便于携带,人能到的地方,仪器就能到,可在现场和转运途中随时对病情进行监测和评估;高端便携仪器的问世,可方便地用于即时床旁诊疗。软件方面,磁导航引导的介入技术、超声造影、容积导航、弹性成像等单项或联合模式可以实现从头到脚的病情评估,如腹部、肢体、心胸、周围组织、外周神经以及颅脑疾病等,急危重症救治过程中超声引导的可视性操作,如失血性休克时,超声引导的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超声引导的困难气道管理等。

近年来,国内部分医院急诊科医生开始将便携式超声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但由于超声图像的“客观性”,因其识别的困难而受到质疑,加之各类超声成像新模式的出现,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规范和培训的需要成为必然:①仪器调节:尽管超声仪器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但一键式操作仍难以完成最便携超声的技术操作,加之创伤救治的原则快速、准确、有效。②操作方法:超声成像是多角度、多切面的连续性扫查,其成像受操作者的技术手法影响大,而急危重症救治情况下,由操作医生完成快速诊断及其引导的微创治疗。③超声图像识别:超声是最便携、有效的影像学技术,但图像识别需要专门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本书从超声技术在急危重症救治过程中的临床应用角度出发,总结编者作为超声医师,以急诊超声医学为亚专科的 15年临床经验,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急危重症救治中的超声技术、应用及其价值。特点:①实用性:操作方法、步骤明确,尤其是超声引导的介入性操作方法、技巧的临床应用,全书使用多幅超声图像,以便于读者理解。②前沿性:使用了超声新技术,结合最新文献,对急危重症的超声技术应用 进行了概括和总结。③规范性:尽管部分临床医师已尝试将便携式超声应用于急危重症的救治,因没有规范化教材,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普及应用受到限制。④系统性:全面阐述了超声技术在急危重症的应用领域,实现了超声从头到脚的病情评估和引导的介入治疗。

书中缺陷和错误敬请各方专家不吝指正和赐教。

吕发勤黎檀实 

2019年 6月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