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主报告 本报告为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咨询课题的部分成果(2005—2006年度)。后做局部修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国际实质等效性研究第一章导论第一章导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有了进一步增长。由此,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供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人才,今后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高等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教育认证,是一种按国际实质等效标准的认证,各国工程界关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文字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表达的内容实质是一致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教育质量的一致性。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评价体系尚未真正形成,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统一的、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借鉴欧美的经验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建立中国特色且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中国工程院、教育部提出的研究任务,一年多来,我们对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问题开展了研究,本报告即是这一研究成果的汇总与集成。 第一节充分认识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 重要性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我国工程师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它也是促进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参与国际流动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对于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确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高通过评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是被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一条带规律性的措施,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建设的共同经验,其中教学质量的评定与控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明确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促进各院校和专业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可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还可以发现大学相关专业院系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从而提高大学教学管理水平。由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体现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与质量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根“指挥棒”。二、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考察我国工程教育,必须详细分析我国的高等工程院校与政府、工业界、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大学与工业企业的联系不断增强,但仍缺乏有效的连接纽带。政府对大学起着重要的领导与调控作用,中介组织的作用尚处于发育阶段。 因此,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成为改革工程教育,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包括基础与专业的学习和工程实践的训练;其基础与专业的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工程实践训练则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协作完成。工程教育如果没有企业参与,培养计划就难以满足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在校期间的工程训练部分也难以保证质量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把工业界对工程师的要求及时地反馈到工程师培养的过程中来,引导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密切高等工程教育和工业界的关系。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使工业界参与工程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过程的改进与培养成果的验收,促进工业界对高等工程教育的了解和支持。有工业界的参与,可以使高等工程教育更加有效反映工程技术的实际需求,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为工业界提供合格的工程师。三、有利于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优势,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界国际竞争加剧,如何培养能够参与国际化工程项目的工程师,在实质等效性的要求下推进全球工程教育的交流,这是世界各国高等工程教育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由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学生未来进入就业市场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而必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某个专业时确认其资质、学校确定专业的改进措施、用人单位选材乃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争取国际留学生市场份额、输出本国教育资本等,都与是否建立起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加入WTO,工程服务与教育服务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打破相关的壁垒,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之中。为了使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平等参与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满足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现实要求并获得平等待遇,在我国开展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推进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尽管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与之配套的质量评估制度,然而面临经济全球化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努力建构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有必要认真研究相应的国际认证组织及其认证制度,在适当的时候及时加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相应的国际认证协议,成为国际组织成员。 当前,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获得国际互认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加入《华盛顿协议》做好准备。 《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是1989年由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新西兰、英国、加拿大6个英语国家首先发起建立的。《华盛顿协议》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相互承认经过认证的工程学位。《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分为正式会员和预备会员。香港、南非、日本已分别于1995年、1999年、2005年成为正式会员;2003年德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被接纳为预备会员;2005年韩国和中国台北也被接纳为预备会员。至此,签约正式会员与预备会员增加到了14个(详见表11)。〖=G〗表11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和预备会员一览(截至2005年)〖=G1〗〖〗国家/地区〖〗正式会员或预备会员 SIGNATORY/PROVISIONAL ORGANIZATION〖〗加入 年份123456789〖〗正式签约国家或地区〖〗澳大利亚 (主席单位)〖〗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AUSTRALIA, IEAUST〖〗1989美国 (秘书长单位)〖〗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BET〖〗1989爱尔兰〖〗爱尔兰工程师学会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OF IRELAND, IEI〖〗1989新西兰〖〗新西兰专业工程师学会 INSTITUTION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 NEW ZEALAND, IPENZ〖〗1989英国〖〗英国工程委员会 ENGINEERING COUNCIL, ECUK〖〗1989加拿大〖〗加拿大专业工程师委员会工程认证委员会 CANADIAN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BOARD OF THE CANADIAN COUNCIL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 CEAB OF CCPE〖〗1989香港〖〗香港工程师学会 HONG KONG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HKIE〖〗1995南非〖〗南非工程委员会 ENGINEERING COUNCIL OF SOUTH AFRICA, ECSA〖〗1999日本〖〗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 JAPAN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JABEE〖〗2005续表 〖〗国家/地区〖〗正式会员或预备会员 SIGNATORY/PROVISIONAL ORGANIZATION〖〗加入 年份1011121314〖〗预备签约国或地区〖〗德国〖〗德国工程、信息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认证机构 ACCREDITATION AGENCY FOR STUDY PROGRAMMES IN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 ASIIN〖〗2003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MALAYSIA (EAC, MALAYSIA)〖〗2003新加坡〖〗新加坡工程师学会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SINGAPORE, IES〖〗2003韩国〖〗韩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KOREA, ABEEK〖〗2005中国台北〖〗台湾高等工程教育学会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 CHINA, IEET〖〗2005〖=X〗《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有一票否决权,预备会员没有表决权。预备会员通过其认证体系的运作并不断完善,在达到《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和要求后,则可申请成为正式会员。《华盛顿协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审议和批准接纳新的成员。目前,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泰国等都在积极准备申请加入该组织。《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和预备会员中既有发达国家或地区也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表明《华盛顿协议》所要求的认证体系正在得到国际认可,《华盛顿协议》的地位和作用正越来越重要。 第三节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制度 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参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始于1992年的建筑专业认证。此后,由于我国正式加入WTO,教育环境随着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放面临着新的全球竞争。如何进一步建设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又使其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质量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制度创新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如今,世界在变化,科技在变化,高等教育也在变化。高等工程教育更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加以不断调整,以培养学生创新、务实、灵活和应变的能力。新一代工程师们需要的能力将不只是限于传统科学知识及基础工程概念,更应该具备在跨专业、跨领域团队中合作的能力,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然而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育出来的学生,多偏重理论学习,而缺乏实际动手、分析及设计创新的能力,以致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难以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传统的课程,往往限于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及习题解答能力,学生擅长解决课堂上的问题;然而,实际工程问题大都不是定义完整,也不限于唯一的解决方式或答案,而是需要花上数个月,甚至数年才能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所需的知识往往是超乎传统课程课本所能给予的,而且工程问题需要团队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现有的课程,鲜少有这方面的训练,学生更不会有此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之课程设计非常重要。 因此,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再也不能局限于学科各自为政的教学模式,而需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配合当代发展趋势,训练学生整合知识及实际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对相关领域有快速适应和实质贡献。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高等工程教育对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近几年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务实的教育改革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11项学生核心能力指标(EC2000)(具体内容见后文)。这些能力指标旨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合作、专业知识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及世界观,等等,为教师、教育机构在设计课程上提出了明确方向与要求。二、认证制度的国际实质等效性要求对教育教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ABET提出的“以成果产出(program outcomes)为导向”的观点,已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特别关注。更准确地说,在有限时间的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学到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指导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在跨领域开展研究的能力。毫无疑问,注重“产出”的指标,对课程设置会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将由此重新审视培养计划,明确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标。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结果促进课程整合,引导学生在跨领域或跨组织团队中与他人相处合作。教师需具备足够的工程背景知识和工程以外的综合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去学习本学科以外的课程。教师对于其课程的学习成果与目标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为了实现这些,一方面,针对“要求学生学什么”,能与工业界的用户一起,用长远的育才眼光进行设计与改进课程;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学生学到了什么”,有一个全局性的考查与检验。由于我国工程教育的不平衡性特点,还应该在考虑认证制度等效性的同时,加强对工程教育投入的重视。 三、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将会改变教育评估的传统观念 专业认证制度及其国际交流与互认对工程教育质量监控、对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都将带来新的挑战。教育认证不同于教育水平评估,认证不是各校各专业好坏的评比,而是建立一套质量管理及保障制度,以保证专业教育达到合格的质量要求。认证观念是认证制度建立的关键所在,可以预见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实施的困难之一在于各高校对参与认证工作的心态,要让人们接受认证制度、改变对教育评估的传统观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总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建立,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入WTO以后,工程与教育服务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我国教育界、工程界有必要为建立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早做准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国际实质等效性研究第二章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第二章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 认证制度〖2*2〗第一节美国ABET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美国ABET是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授权负责对授予学位的工程、技术、计算及应用科学专业进行认证的机构。经过ABET认证的专业得到了很多组织的广泛认同,是高校和相关机构互相尊重友好合作的例证。 ABET是有多个职业和技术学会组成的联盟。这些学会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开展专业实践,构成了董事会和四个认证分委员会为主体的组织结构,这四个分委员会分别是:工程认证委员会(EAC,1933年)、技术认证委员会(TAC,1944年)、应用科学认证委员会(ASAC,1976年)和计算科学认证委员会(CAC,2000年)。如图21所示。 图21美国ABET组织结构 ABET对认证的文件进行不断的修改和补充。最初的说明与随后修改和补充的内容共同组成了关于工程、技术、计算和应用科学专业认证的政策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