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第一哲学问题研究

作者:黄裕生

丛书名:清华哲学文库

定价:79元

印次:1-5

ISBN:9787302514862

出版日期:2019.03.01

印刷日期:2024.06.03

图书责编:梁斐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是作者近二十年有关第一哲学问题的持续思考与讨论的总结。所谓第一哲学问题,也就是哲学中最基础、最恒常,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那些问题。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沉思篇”,是作者直接面对第一哲学问题展开的思考。下篇为“解释篇”,是在上篇基础上对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哲学家有关第一哲学问题的思考的分析、讨论与反思。

黄裕生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法哲学、比较哲学。多年来他致力于通过对自由问题的系统研究,确立自由问题在第一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德国哲学以及基督教对 西方哲学的贡献、中国古典哲学的普遍主义精神等领域进行重新研究与探讨。已出版有 《时间与永恒》、《真理与自由》(获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中世纪哲学》(获2007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宗教与哲学的相遇》等著作,另有译著及在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哲学史》 《哲学研究》、 《浙江学刊》等刊物上发有论文四十余篇。他的长篇论文《本相与角色的存在论区分: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曾引起学界的激烈争论。

序言 本书是关于第一哲学问题的研究。什么是第一哲学?第一哲学就是第一科学。 “第一科学”这个说法首先来自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分科系统里,有三门理论科学(die betrachtende〈theretik〉Wissenschaft),即物理(自然)学、数学与哲学。这三门理论科学优先于其他科学,而在这三门理论科学中,哲学又优先于另外两门科学。要马上指出的是,这里的优先,不是指实用上、需要上的优先,更与现代人所谓技术突破、社会需要或国家战略无关。希腊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确立了理论科学的民族。而这种理论科学最初与实用、功利毫无关系,也即说,理论科学不关切实用与利益。这是希腊人的纯粹性与超然性的精神所在。就理论科学才使其他(实践)科学有范本而成为可能而言,这种纯粹性与超然性就是科学精神。科学本不关切实际功用,不产生于功利诉求,不产生于社会需要。简单说,科学不关切、也不产生于“经世致用”。那么,科学关切什么?产生于何处?科学只关切对象本身,只关切真实的事物。所以,科学不关切、不产生于实用,却也并非空谈务虚,相反,科学是真正的“实学”。 那么,如何才能关切对象本身呢?如何才能关切真实的事物呢?希腊人的一个伟大发现就是: 在纯粹的理论兴趣里才能关切事物本身。科学只产生于对事物的纯粹的理论兴趣、纯粹的理论态度之中。发现或学会了以理论的态度对待事物,才会产生出科学,在希腊人看来,也才能关切到事物本身。我们将会进一步发现,在理论态度中才能关切事物本身,从而才产生科学,在根本上意味着,是在自由中才能关切到事物本身,在自由中才会有科学。 这里,我们首先要追问: 何谓理论的态度?这里的态度不是...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上篇思想现场

导论哲学是什么?

一、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是什么”的区分

二、 追问本原与寻求自身

三、 返乡之旅与未来之旅

四、 呼唤虔诚与成就虔诚的科学

第一章思想的区分: 从概念思想到本原思想

一、 何为概念?又如何给出概念?

二、 分别识: “逻辑分析”与“构造综合”的共同基础

三、 同一性: 一切概念思维的基础

四、 让存在: 退守自由的本原思想(维)

第二章世界的界限: 数理科学的限度与人文信仰的空间

一、 人文信仰和人的绝对性

二、 数理科学的界限

三、 人文信仰和数理科学的关系

第三章存在方式的区分: 是与是什么

一、 作为系词的“是”的判断功能何以可能

二、 作为合一的同一问题

三、 思想“是”的“同一”基础

第四章作为存在论问题的真理与自由

一、 传统真理观的核心: 真理的本质就是符合

二、 自由与真理

三、 本质的真理

第五章作为存在论问题的爱: 爱即让自由

一、 爱是一种解放: 从尘世解放而回到自身

二、 爱即是守于自身而让自由自在

三、 爱和亲情的区别与关联

四、 爱与人类的解放事业

第六章自由与差异

一、 现成物与非现成物,直接性与非直接性,

当前性与非当前性的区别

二、 超越性存在: 自由存在

三、 自由: 差异性的前提

下篇历史现场

第七章命名与属名的区分: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及其真理观

...

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近二十年有关第一哲学问题的思考总结;专业性分析与思想性论述并重,历史阐释与原创思考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