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99元
印次:3-1
ISBN:9787302677734
出版日期:2024.12.01
印刷日期:2024.12.04
图书责编:文怡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主要讨论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与分析方法。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绪论、基础知识、模拟传输、数字基带传输、数字频带传输、模拟信号数字化与 PCM、信号空间理论与数字**接收机、现代数字传输技术、多用户与无线通信、信息论基础以及纠错编码等。 本书注重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思想,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前沿应用案例丰富。本书内容全面,条理分明,叙述清楚,例题与图示丰富,便于教学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与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李晓峰,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在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统计信号分析等领域有较深入研究。先后主持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国防预研等项目数十项;主持完成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二十余项。编写教材与学术专著9部,其中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技与教改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5项。长期担任国家级一流专业与特色专业“通信工程”首席教授,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上)、国家精品与资源共享课程“通信原理”首席教授,(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Digital Communications”首席教授,四川省精品课程“随机信号与系统”首席教授。"
前言 本书为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第1版自2008年11月发行以来,被电子科技大学和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用作主讲教材与参考书,获得了大量成功应用。本书是国家级一流课程与国家精品课程的主讲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次修订为第3版。 “通信原理”阐述电子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与分析方法,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所需的基础知识。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通信与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经验,以及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广泛参考了国内外同类书籍基础上,编写了本教材。在编写中,作者力图做好下面几点。 (1) 反映前沿工程技术与学术理论的新进展: 近年来,信息与通信领域持续快速发展,新技术与新理论不断涌现,教材要提炼最新的学术与产业成果,将先进内容用于课程教学。 (2) 经典理论与前沿技术创新相贯通: 通信前沿技术及其创新精彩纷呈,大量的创新方法根植于基础理论,凝练代表性技术并贯通基本理论,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打牢基础,进而融会贯通,逐步建立创新能力。 (3) 知识传承与立德树人同行: 注重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简明性、系统性、科学性与可读性,力图案例丰富、内容先进、重点突出与层次分明。通过专业的知识体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认真的编写作风,在教授知识中传承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结合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国家发展需求,培育科技报国精神。 全书共11章。 第1章——绪论,介绍通信及其系统的基础概念、入门知识与简要发展。 第2章——基...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通信的基本概念
1.2历史回顾
应用案例(1)——人工智能与通信
应用案例(2)——6G与太赫兹通信
应用案例(3)——量子通信
1.3消息与信源
1.3.1数字信源与模拟信源
1.3.2随机信号与确定信号
1.3.3信息及其度量
1.3.4常见的消息类型
1.4信道
1.4.1信道的影响
1.4.2加性噪声信道模型
1.4.3常用信道
1.5频带与电波传播
1.5.1频带的名称
1.5.2无线电波的传播
1.5.3无线频谱及其管理
1.5.4频分复用
1.6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
1.6.1模拟通信系统
1.6.2数字通信系统
1.6.3通信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
1.6.4信道的容量
1.7通信网络
本章关键词
习题
第2章基础知识
2.1确知信号
2.1.1信号及其基本参数
2.1.2傅里叶变换与信号的频谱密度
2.1.3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2.1.4信号的频带与带宽
2.2随机信号
2.2.1概念与定义
2.2.2基本特性
2.2.3平稳随机过程
2.2.4两个信号的联合特性
2.2.5功率谱密度
2.3高斯信号与高斯白噪声
2.3.1高斯分布与高斯信号
2.3.2白噪声
2.3.3高斯白噪声
2.4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
2.4.1确知信号通过系统
2.4.2...
(2)经典理论与工程应用相贯通。注意说明理论概念所对应的工程含义,解析技术方法关联的数学原理,在结合中深化理解,提升工程技能、建立创新能力。
(3)丰富的前沿应用案例。既涉及**的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太赫兹无线通信,也包括4G/5G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WiFi、数字视频广播DVB,以及传统的模拟立体声FM,将先进与经典的创新成果用于教学。
(4)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精心设计大量的图示与例题,帮助读者阅读理解。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采用“*”标志章节和不同字体段落来区分选读内容,适应多样的教学与自学需要。
(5)配套国家精品MOOC视频。覆盖教材大部分内容,35讲、86段视频与47份配套课件资料,“导学图”直观、系统地穿引整个知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