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作者:张慧敏、方汉孙、李兴发、冯霄、聂发辉、向速林、邹成龙、张萌
丛书名:高等学校环境类教材
定价:49.8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77888
出版日期:2025.03.01
印刷日期:2025.02.25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清洁生产的理念、内涵、意义、技术与具体实施途径,清洁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循环经济关系,清洁生产与ISO14000的相互促进关系,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实施方式和类型、相关政策等,生态工业园的应用以及每章节后的思政课程教育内容。 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编写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材、新增相关原理、方法和政策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对环保技术和环保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用书,并供决策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各级人员参考。 "
more >前言 历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是也消耗了大量资源、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酸雨、荒漠化情况加剧,耕地、水源、森林、矿产等资源锐减,大量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迫使我们深刻反思人类发展与生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综合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来看,先污染后治理以及工艺末端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运营成本,甚至会加剧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时至今日,地球依然伤痕累累。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于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阐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 认同。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完美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循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实施清洁生产战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国家级、省级和行业清洁生产中心,为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不仅需要法规保障、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公众教育,更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环境问题及资源与能源、清洁生产概述、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与“双碳”、清洁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与评价、循环经济。在每章最后有 课外阅读材料供教师课堂授课和读者参考。 本书由张慧敏统稿,张慧敏、方汉孙、李兴发、冯霄主编,聂发辉、向速林、邹成龙、张萌副主编,王艳灵参与编写。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第1章由张慧敏、方汉孙编写,第2章由李兴发、冯霄编写,第3章由张慧敏、方汉孙编写,第4章由聂发辉、向速林编写,第5章由聂发辉、邹成龙编写,第6章由张慧敏、王艳灵编写,第7章由向速林、邹成龙编写,第8章由张慧敏、张萌编写。李冰、李冰洁、徐家义、朱中华对稿件进行了资料查询、文字校对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华东交通大学教材出版基金资助,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作者历时数载学习总结多位专家的著作,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编撰此书,可供高等学校工科类学生以及环保工作者学习参考。因作者能力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4年10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