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模拟电路”是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习电路应用与设计时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书是在全体编者总结长期从事模拟电路理论及实践教学经验、并对之前参加编写的《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教材进行充分总结基础上进行再次改编而成的。

为了适应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让模拟电路充分发挥出专业基础教学的重要功能,本书十分重视把先修课程“电路分析”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和分析方法,以具体工程问题运用实例的形式在模拟电路的分析中加以强化和展示,使读者在对模拟电路有更好认识理解的同时,还能够更加透彻灵活理解和运用电路分析理论、提高在更一般的电子工程领域中电路分析的能力。结合以上所述,本书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特点。

1. 弱化半导体物理方面的介绍,强化理解如何基于非线性器件实现信号放大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概念。

2. 在关于BJT管放大电路介绍中,与一般教学策略不同,本书先通过对BJT管的基本特性和静态参数及参数波动区间分析的学习,然后再介绍信号的耦合和响应的分析方法。先从读者较为熟悉的直流分析入手帮助加深理解BJT特性,通过分析电路参数的波动区间为动态分析铺垫基础,最后再从基于信号偶合输入和偶合输出可能的几种方法上,对其交流特性进行分析,此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注意更多地引入如何进行放大电路参数设计方面的介绍,弥补许多教材在此方面的相对不足。

4. 较充分地兼顾工程型教学层面中研究能力相对偏弱的特点,在课后习题的设计编排上,注意尽可能将问题以各种大类进行分类,通过对各种大类问题采取概念、判断、分析和计算这样的问题分解过程,先帮助解决怎么分析问题,然后再帮助怎么计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掌握解题方法。

5.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和体现。为了较好地适应工程型教学层面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培养的需要,本书在语言风格上力争做到描述细致、通俗易懂,在涉猎的知识面上以能够构成适应工程需求的、基本的模拟电路知识体系框架为限,而不对问题进行更多和更深入的探讨,以保证对于一般读者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