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小梅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小儿科主任
德国 Essen 大学医学博士,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培训基地导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50 余年,小儿心脏内科临床工作 40 年,小儿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30 年。自
1994 年起,在国内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是国内开展小儿射频消融手术例数最多
的团队领军人,建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儿童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至今仍工作于临床一线,积累了丰
富的儿童心律失常诊治经验,累计完成儿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5000 余例,最小手术年龄为出生后
24 小时,手术成功率 96%,死亡率为零。为挽救患儿生命,挑战低龄低体重患儿手术风险,为出
生 2 个月生命垂危的小婴儿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手术,创国内射频消融最小年龄纪录;率先开展出
生后即刻经脐静脉置入临时起搏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国内率先
开展冷冻消融治疗儿童希氏束旁旁路;植入心脏起搏器及 ICD 国内年龄最小;于国际上首先提出
并应用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双腔起搏器达到改善心脏同步性的目的,解决了儿童心脏再同步化治
疗这一国际性难题;等等。
主持撰写并颁布了我国儿童心律失常领域两部首部专家共识:《中国儿童心律失常导管消融
专家共识》(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及《中国儿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专家共识》(中
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3)。主编《小儿心律失常学》,副主编《小儿心脏病学进展》,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 130 余篇,培养了儿童心律学专业博士生 / 硕士生及博士后
十余名。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小儿心律学工作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
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儿童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编
委,《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
华心律失常学杂志》PACE-Pacing and Clin Electrophysiol 审稿专家,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
员,等等。
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0 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第四届首都健康卫士、亚洲女性
电生理医师终身成就奖、起搏疗法新技术应用突出贡献奖、2023 年临床医学奖—医疗技术创新奖、
清华大学 2017 亮点成果、第十六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