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1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电功率和电能量

1.4电阻元件

1.5电容元件

1.6电感元件

1.7电压源和电流源

1.8受控源

1.9运算放大器

1.10基尔霍夫定律

习题

第2章电阻电路分析

2.1电阻的联接

2.2电源的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含受控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2.4支路分析法

2.5网络的线图和独立变量

2.6网孔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

2.7节点分析法

2.8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习题

第3章电路定理

3.1叠加定理

3.2替代定理

3.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5特勒根定理

*3.6互易定理

*3.7对偶原理

习题

第4章正弦稳态分析

4.1正弦量及其描述

4.1.1正弦量的时域表示

4.1.2正弦量的频域(相量)表示

4.2正弦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与复导纳

4.4正弦稳态功率

4.5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4.6最大功率传输

4.7串联谐振电路

4.8并联谐振电路

4.9三相电路

4.9.1电源配送

4.9.2三相电源及其联接

4.9.3三相负载及其联接

4.9.4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4.9.5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4.9.6 三相电路的功率

习题

第5章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5.1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5.1.1互感系数M和耦合系数k

5.1.2互感电压和同名端

5.1.3互感元件的串联、并联和互感消去法

5.2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路分析

5.3空心变压器

5.4理想变压器

*5.5全耦合变压器和变压器的模型

5.5.1全耦合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5.5.2全耦合变压器的工作分析

5.5.3变压器的电路模型

习题

第6章非线性电路

6.1非线性元件

6.1.1非线性电阻元件

6.1.2非线性电容元件

6.1.3非线性电感元件

6.2非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6.3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解析法和图解法

6.3.1解析法

6.3.2图解法

6.4分段线性化法

6.5小信号分析法

*6.6非线性电路方程的列写

6.6.1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节点方程

6.6.2非线性动态电路的状态方程

*6.7牛顿拉夫逊法

习题

第7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7.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7.2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平均功率

7.2.1非正弦周期电流或电压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7.2.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

7.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7.4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习题

第8章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8.1动态电路及其方程

8.2初始条件和初始状态

8.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2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4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8.4.1RC电路在恒定输入时的零状态响应

8.4.2RL电路在恒定输入时的零状态响应

8.4.3RL电路接入正弦电压的零状态响应

8.5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三要素法

8.6脉冲序列作用下的RC电路

8.7单位阶跃函数和单位冲激函数

8.7.1单位阶跃函数

8.7.2单位冲激函数

8.7.3单位冲激函数与单位阶跃函数之间的关系

8.8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8.8.1 阶跃响应

8.8.2冲激响应

8.9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9.1R〖〗2L2>1〖〗LC,即R>2L〖〗C(非振荡放电过程)

8.9.2R〖〗2L2<1〖〗LC,即R<2L〖〗C(振荡放电过程)

8.9.3R〖〗2L2=1〖〗LC,即R=2L〖〗C(临界情况)

8.10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8.10.1激励为阶跃函数的零状态响应

8.10.2激励为冲激函数的零状态响应

8.10.3二阶电路的全响应

*8.11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跃变

*8.12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卷积积分

8.12.1卷积积分

8.12.2卷积积分的图解

8.13状态方程

8.13.1状态和状态变量

8.13.2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8.13.3状态方程的列写

习题

第9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9.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9.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9.3拉普拉斯反变换

9.3.1部分分式展开法

9.3.2留数法(围线积分法)

9.4电路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9.4.1电路的s域模型

9.4.2复频域阻抗与复频域导纳

9.5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动态电路

9.6网络函数

9.6.1网络函数的定义与分类

9.6.2网络函数的物理意义与求法

9.7网络函数的应用

9.7.1H(s)的零点和极点

9.7.2H(s)的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

9.7.3H(s)与频率特性

9.7.4对给定激励f(t)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f(t)

9.7.5根据H(s)写出微分方程

*9.8用拉普拉斯变换解微积分方程

习题

第10章二端口网络

10.1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10.2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10.2.1Z参数方程

10.2.2Y参数方程

10.2.3传输参数方程(T参数方程)

10.2.4H参数(混合参数)方程

10.2.5二端口网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10.3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及联接

10.3.1T形等效电路

10.3.2Π形等效电路

10.3.3非互易网络的等效电路

10.3.4二端口网络的联接

10.4有载二端口网络和特性参数

10.5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10.5.1回转器

10.5.2理想变压器与理想回转器的比较

10.5.3负阻抗变换器

10.5.4用运算放大器实现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10.6RC有源滤波器

10.6.1RC有源低通滤波器

10.6.2RC有源高通滤波器

10.6.3RC有源带阻滤波器

10.6.4RC有源带通滤波器

习题

第11章磁路和有铁心线圈的交流电路

11.1磁路的概念和铁磁材料的磁特性

11.1.1磁路的概念

11.1.2铁磁材料的主要特性及磁滞回线

11.2磁路的基本定律

11.2.1磁路的欧姆定律

11.2.2基尔霍夫磁通定律

11.2.3基尔霍夫磁位差(磁压)定律

11.3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11.3.1无分支磁路的计算

11.3.2分支磁路的计算

11.4磁饱和与磁滞对电压、电流及磁通波形的影响

11.4.1磁饱和对电压电流及磁通波形的影响

11.4.2磁滞对电压电流及磁通波形的影响

11.5铁心中的功率损耗

11.5.1涡流和涡流损耗

11.5.2磁滞损耗

11.5.3磁损耗(铁损耗)

11.6有铁心线圈的交流电路

*11.7小功率变压器的设计

习题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