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第一章纠纷解决研究及方法10
第一节纠纷解决研究及其基本课题10
一、 纠纷解决研究10
二、 纠纷解决研究的基本课题和框架14
三、 纠纷解决研究与法学17
第二节纠纷解决研究的方法论22
一、 基本立场与方法22
二、 法学与纠纷解决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立场26
三、 经验实证研究方法34
四、 多元论37
第三节我国纠纷解决研究的现状与课题47
一、 我国纠纷解决研究现状与问题47
二、 法学与纠纷解决研究方法的改进53
小结68
第二章纠纷解决的理论框架70
第一节纠纷解决的基本理论70
一、 纠纷与纠纷解决70
二、 纠纷的构成及其社会性72
三、 纠纷解决的基本要素76
四、 纠纷解决机制80
第二节权利救济、社会控制与纠纷解决83
一、 权利救济与纠纷解决83
二、 社会控制与纠纷解决92
三、 纠纷解决与社会治理100
第三节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的建构102
一、 和谐的内涵及求“和”的价值观102
二、 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112
三、 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几个悖论114
第四节法的实施与纠纷解决——法与社会的关系117
一、 法的实施与纠纷解决117
二、 法律实施与社会控制的若干原理121
第五节中国社会转型与纠纷解决机制123
一、 法治环境及时代课题123
二、 法与社会之关系的解释框架129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135
小结137
第三章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与ADR运动138
第一节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概念及特征138
一、 ADR的概念与特征138
二、 ADR的定位与基本类型143
三、 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与ADR146
第二节ADR运动及其启示165
一、 ADR运动及其两大取向165
二、 ADR的功能与价值176
三、 ADR运动带来的启示182
第三节当代世界ADR的发展格局及趋势187
一、 共同趋势与不同的发展格局187
二、 美国ADR的发展格局190
三、 英国ADR的发展格局200
四、 德国ADR的发展格局206
五、 日本ADR的发展格局211
小结220
第四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221
第一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建构221
一、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和意义221
二、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形态225
三、 纠纷解决机制诸要素及其多元化组合230
第二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及国家的作用232
一、 多元化理念与制度建构232
二、 国家对ADR的促进235
三、 ADR立法的基本框架238
第三节司法制度及其程序的多元化242
一、 司法诉讼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功能242
二、 司法社会化及非正式制度的作用245
三、 小额诉讼250
四、 和解与调解256
五、 专门法院或专门程序258
第三节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259
一、 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与功能259
二、 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形式263
三、 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69
第四节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与私力救济272
一、 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形式及功能272
二、 民间性ADR的基本形式276
三、 自力救济/私力救济278
小结289
第五章当代中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291
第一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91
一、 我国社会现实与纠纷解决机制的特殊性291
二、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02
第二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辨析与证成319
一、 围绕ADR的观念与理论认知319
二、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证成的若干进路322
三、 对调解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证成328
第三节建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339
一、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建构中的问题339
二、 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建构的课题与任务345
三、 建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进路365
小结372
第六章司法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373
第一节司法政策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373
一、 ADR的发展与司法改革373
二、 新世纪司法政策的转变374
三、 法院在建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举措381
第二节基层司法与基层法律服务385
一、 基层司法的意义与构成385
二、 我国基层司法现状390
三、 基层司法的需求与模式401
第三节诉讼调解制度的重构410
一、 诉讼调解的兴衰与重构410
二、 关于诉讼调解若干问题的分析430
三、 诉讼调解的现状与发展趋势435
四、 当事人主义定位的调解制度443
第四节诉讼调解社会化与诉调对接459
一、 诉讼调解适度社会化459
二、 诉调对接与“大调解”464
小结466
第七章人民调解与“大调解”468
第一节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创新468
一、 人民调解组织的性质及功能468
二、 21世纪人民调解制度的新发展476
第二节城市人民调解组织的发展484
一、 上海市人民调解的改革与发展484
二、 公共财政支持与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489
三、 北京市市区人民调解及专业性调解492
四、 城市人民调解的发展及特点512
第三节农村人民调解组织的发展515
一、 村民自治与纠纷解决机制515
二、 村委会人民调解的发展520
三、 基层农村纠纷解决实例分析524
四、 农村基层人民调解的特点及发展趋势532
第四节“大调解”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534
一、 “大调解”的产生、发展及类型534
二、 “大调解”格局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545
三、 “大调解”机制存在的问题554
第五节调解法的制定561
一、 调解法的意义及局限561
二、 方案的选择及其不同取向565
三、 制定调解法应遵循的原则571
小结577
第八章纠纷解决与民间社会规范578
第一节民间社会规范的界定578
一、 习惯及民间社会规范的概念及意义578
二、 民间社会规范的形态582
三、 民间社会规范的特征589
第二节国家法与民间社会规范的关系596
一、 从历史到当代596
二、 国家法与民间社会规范的关系606
三、 法治社会的民间社会规范622
第三节纠纷解决与民间社会规范630
一、 作为纠纷解决依据的民间社会规范630
二、 基层司法、诉讼调解与民间社会规范634
三、 基层政府、信访与司法所645
四、 村级人民调解651
五、 其他民间社会组织及解纷机构662
小结672
参考文献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