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概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关系阐释/

三、急需研究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能力导向型的工程类硕士培养通用标准研究/

一、国外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素质标准/

二、国内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素质标准/

三、构建能力导向型的工程专业学位通用标准/

第三章中美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案例简介/

二、模式比较/

三、小结/

第四章我国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一、概念界定/

二、入口:工程硕士招考制度/

三、纽带:以工程硕士为中心的学位类型衔接制度/

四、出口:工程硕士与工程师职业资格的衔接机制/第五章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分析/

一、工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规模分析/

二、工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能力要求/

三、工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四、典型高等院校工程硕士培养要求/

五、增强工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第六章硕士层面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

一、认证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工程硕士认证的基本程序/

三、认证制度的发展/

四、中国怎么办/

第七章优化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能力导向的工程专业学位教育通用标准/

二、优化能力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三、构建灵活的学分制基础与人才培养立交桥/

四、深化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

五、构建硕士层面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北京协议/

附录一欧洲EURACE工程教育项目认证标准选译/

附录二德国ASIIN工程教育项目认证标准选译/

附录三美国硕士层面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

附录四中国硕士层面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

附录五英国工程理事会访谈/

后记/

15569121220263232365355555873909999102110115118122122126138143151151151152152153154167240289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