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标/
三、 核心概念/
四、 研究方法/
五、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一、 工程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制造业竞争加剧/
三、 区域工程能力建设不平衡的趋势正在扩大/
四、 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正在加快调整/
五、 工业就业人口的区域分布正发生重要变化/
六、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迈入快车道/
七、 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
八、 不同收入国家的教育支出严重不均衡/
九、 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上的优势有削弱的倾向/
十、 工程教育国际合作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第三章主要国家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指标分析/
一、 主要指标及数据说明/
二、 发达国家在各指标上的表现/
三、 发展中国家在各指标上的表现/
四、 主要国家各指标的综合表现/
五、 主要国家组合指标的分析/
六、 主要指标历时分析/
第四章典型工程师学会和国际工程组织研究/
一、 典型工程师学会和国际工程组织的发展战略/
二、 典型工程师学会和国际工程组织的运行模式/
三、 典型工程师学会和国际工程组织的标准体系/
四、 国际工程教育组织合作网络分析/
第五章国际工程教育研究合作网络分析/
一、 合作网络分析方法/
二、 国际工程教育研究概述/
三、 国家和地区合作网络分析/
四、 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五、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第六章国际工程教育研究前沿与实践前沿/
一、 国际工程教育研究前沿主题分析方法/
二、 国际工程教育研究前沿/
三、 国际工程教育实践前沿/
第七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
二、 国际工程教育研究前沿/
三、 国际工程教育实践前沿/
四、 国际工程教育研究合作/
五、 国际工程组织参与/
六、 国际工程教育战略合作的政策建议/附录/
附录1全球工程教育发展主要指标/
附录2WFEO组织会员名单/
附录3FIDIC组织会员名单/
附录4FEIAP组织会员名单/
后记/
11234566688910101212131515192226273037374363838686889197104113113116129135135137138139140141144144150155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