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意义/2

一、 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措施/2

二、 以外促内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3

三、 优化工程硕士层次结构,实现分层分类发展的需要/3

四、 提高工程师核心竞争力和地位的迫切需要/4

第二章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认证新进展/5

一、 欧洲EUR\|ACE工程教育认证体系/5

二、 德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16

三、 英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26

四、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38

五、 法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51

六、 日本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61

七、 新加坡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77

八、 马来西亚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88

九、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100

十、 中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与认证/104

第三章世界典型国家和地区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新进展/110

一、 欧洲工程师(EUR ING)注册认证/110

二、 美国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120

三、 德国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127

四、 英国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134

五、 法国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151

六、 日本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157

七、 新加坡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168

八、 马来西亚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177

九、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186

第四章创建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认证《北京协议》的关键挑战与可行性/193

一、 创建工程硕士互认《北京协议》的难点与关键挑战/193

二、 创建《北京协议》的五条路径及可行性分析/200

第五章推进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和注册工程师国际认证的对策与建议/215

一、 实施《北京协议》的基本原则/215

二、 推进《北京协议》的关键策略/216

附录/220

附录1《英国CPD注册者守则》/220

附录2ENAEE 正式成员名单/221

附录3ABET本、硕工程课程标准示例/222

后记/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