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1

第一节 护心灸法的创立与发展 2

第二节 护心灸的特点和优点 15

附录:护心灸法标准操作程序 17

第二章 护心灸法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 21

第一节 基本理论 21

第二节 操作方法 22

第三章 护心灸法的核心技术 28

第一节 灸具 29

第二节 灸方 29

第三节 腧穴 30

第四章 护心灸法的临床应用 33

第一节 概述 34

第二节 中医内科病症 92

心衰 92

胸痹 96

心悸 102

眩晕 108

头痛 113

感冒 118

咳嗽 122

喘病 127

肺胀 133

痰饮 138

胃痛 145

痞满 151

呕吐 155

呃逆 162

腹痛 166

泄泻 172

便秘 177

胁痛 182

中风 186

不寐 189

水肿 192

噎膈 199

关格 203

汗证 207

郁证 210

消渴 216

肥胖 221

第三节 中医外科病症 225

乳癖 225

湿疮 230

痔 234

肠结 238

遗精 244

癃闭 247

淋证 251

阳痿 255

脱肛 260

第四节 中医妇科病证 264

月经不调 264

痛经 270

绝经前后诸证 274

经闭 278

崩漏 283

不孕 287

带下病 291

盆腔炎 294

第五节 中医儿科病证 298

小儿泄泻 298

积滞 302

遗尿 305

第六节 其他病症 310

鼻渊 310

项痹 313

腰痛 320

第五章 护心灸法的研究 327

第一节 从经典中探寻护心灸法的理论根源 328

第二节 护心灸法的作用机制探讨 339

第三节 “一气周流”理论在护心灸法中的应用 344

第四节 “调任通督理论”在护心灸法中的应用 348

第五节 五行音乐疗法在护心灸法的应用 352

第六节 子午流注理论时辰法在护心灸法的应用 355

第七节 护心灸法在增强人文关怀中的探究 358

第八节 护心灸法拓宽治疗部位在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 361

第九节 护心灸法点燃艾柱方式的对比研究:顶端点燃与底端点燃 366

第十节 护心灸法治疗时间与灸量的探索 369

第十一节 护心灸法艾柱底端与治疗部位/穴位的安全距离探索 373

参考文献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