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数据库技术作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领域之一。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人类在21世纪将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要基础的信息社会,而数据库正是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因此,数据库的建设规模和使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数据库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8月出版的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数据库系统教程》已多次印刷,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本书作为与《数据库系统教程》配套的辅助教材,主要特色如下:

(1) 内容新颖:在关系数据库的基础上引进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对象定义语言ODL和对象查询语言OQL。习题及其解答均能反映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实验环境采用微软公司新推出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这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

(2) 与主教材紧密结合:把习题、实验与主教材作为学好数据库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三位一体,互为补充。习题和实验是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数据库课程的两个重要环节。

(3) 题型多,题量大,覆盖范围宽:题型有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题(包括编程题和应用题)。有助于启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共有508题,覆盖了全书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全面复习和检查所学的知识。

(4) 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把相关知识点分为3个层次:熟悉或熟练掌握:比较熟悉或基本掌握;了解或初步掌握。对要求熟悉或熟练掌握的知识点,题型较多,难度也有适度加强。

(5) 难度上拉开距离:题目难度上有易、中、难之分,有助于检查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深度,也有助于组卷时参考,从而在成绩上拉开档次。

(6) 给出不同解法,并有深入分析:部分难度较大的习题有两种解法,有助于开阔思路,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也有助于教师对试卷的评阅;对个别难度较大的习题,解答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有助于深入、准确地理解其中的难点,从中学习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7) 对综合实验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实验报告,既防止作为标准答案而限制读者的创造性思维,也防止初学者由于缺少经验而走过多的弯路。

(8) 组卷既有灵活性也有科学性:题型多,题量大,并按主教材的章节出题,为组卷提供了方便;每题都注明要求层次和难度等级,为组卷提供了参考性依据;按书中给出的两种组卷方案,题库中各种题型的数量与试题的数量至少达到10∶1,从而可以相信考试的成绩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数据库课程掌握的情况。

本书由如下6部分组成:

(1) 数据库系统教程要点:按主教材分10章,系统、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总结、归纳各章的主要内容。

(2) 数据库系统习题及其解答:按主教材分9章,并按题型给出习题及其解答。部分习题给出两种解答;个别难题给出解题分析。

(3) 数据库系统实验环境与基础知识:对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 2000以及与教学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4) 数据库系统教学实验:给出3个基础实验题和3个综合实验题,并给出3个综合实验报告示例。

(5) 数据库系统考试大纲:按主教材分10章,给出考试的知识点和考试要求。

(6) 数据库系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先给出两种组卷方案,再按组卷方案给出两种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总之,本书会帮助读者在理解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动手能力等方面有质的飞跃。

在本书的编写和书稿的审阅过程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戴梅萼教授提出不少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