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产业组织——理论与应用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如果搞懂了还去做,那就不叫研究了,对吧?
——A爱因斯坦(A. Einstein)
本书的写作动机
本书的写作动机,萌生于我在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特拉维夫大学以及密执安大学执教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产业组织和国际贸易课程的几年经历。我体会到,尽管这两门课程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领域,却没有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相关理论书籍可供使用。
因此,我是按照我相信的观点,即理论上的精确性与数学上的复杂性不应该有必然的关联,来进行写作的。也就是说,本书的目的是,在不借助高等数学技巧的情况下,以非常精确的方式,把产业组织中最基本的和最新的发展讲给高年级的学生。我所说的精确的含义是,对各类市场结构和均衡——与最优配置,以及那些事实上企业和消费者据以做出行为的原则——总是仔细加以定义。我认为,学习理论课程的学生,应当能够对行为者事实上做了什么做出精确定义,而教给学生如何精确定义市场结构和相关环境,与学生得到更多数学训练毫无瓜葛。也就是说,我试着去精确定义均衡和模型,尽管模型是针对没有数理普遍性的特定例子求解的。
本书的难度和所需的预备知识
我的意图是,使那些受过一些使用微积分的微观经济学训练的本科生容易阅读本书。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门课程可以不使用微积分讲授(参见下面部分中列举的一些主题)。学生在阅读本书之前,应当具备一些针对一元和二元优化问题应用最大化技巧求解的经验。学生有时候必须具有关于概率是什么与如何计算两事件联合概率的最基本知识。理解本书的内容,不需要比我上面讲到的更为高级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接受过使用微积分的微观经济学训练,在学习市场结构的一些内容时,可能会感到难以应对。如果读者对本书内容是否适合他或她的水平存在疑问,作者建议他们看一看第3章,这一章回顾了全面学习产业组织所需要的基本的微观经济学内容。不使用微积分的产业组织理论
好教科书的作者应当试着把大多数论点建立在简单的逻辑推理之上,而不是靠冗长(或简短的)推导来说明问题。从这个方面看,我承认自己没有能够为读者提供一本完全不使用微积分的书,这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 我们的大多数研究和发表的成果是建立在微积分的基础上的,而且每当我试着避开使用微积分的时候,我无法使用现有的理论,不得不再造这种理论。
序言产业组织——理论与应用然而,下面列出的一些主题,能够在不使用微积分的情况下加以分析:
博弈论的基本思想: 第2章
耐用品垄断者: 第5.5.2小节
完全竞争: 第4章
自动实现的共谋: 第6.5节
伯川德价格竞争: 第6.3节
国家间的优惠贸易安排: 第6.6.2小节
线性城市的序贯进入: 第7.3.3小节
不使用微积分的位置模型: 第7.3.4小节
集中的衡量标准: 第8.1节
进入壁垒: 第8.3节
资本重置投资: 第8.4.3小节
可置信的空间占先权: 第8.4.5小节
作为进入威慑的限价: 第8.4.6小节
工艺创新: 第9.1节
创新竞赛: 第9.2节
创新成果的转让: 第9.5节
新产品开发的国际补贴: 第9.6.1小节
兼容性和标准的经济学: 第10章(除去第10.1.1小节)
广告: 第11章(除去第11.1节)
质量、耐用性和担保: 第12章(除去第12.2节)
定价策略: 第13章(除去第13.4节)
捆绑销售和搭配销售: 第14.1节(除去第14.1.6小节)
市场分割: 第14.1.5小节
消灭旧教科书市场: 第14.2节
区域经销特许权: 第14.3.3小节
委托-代理问题: 第15.1节
成本未知情况下对企业的规制: 第15.5节
为什么支付给主管人员的薪酬高于工人的: 第15.4节
搜寻理论: 第16.2节
餐馆经济学: 第17.1节
多产品企业: 第17.2.1小节
价格规制: 第17.2.3小节
法律和经济学附录: 多数章节以非技术性的附录作为结尾,讨论与章节正文中分析过的主题有关的重要法制问题和法律。
致教师
因为本书来源于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的讲义,教师会(我希望)发现这本书便于使用,因为几乎全部推导都是在本书中进行的。
如果你受到限制,在不使用微积分情况下授课,那么你可以讲授前面给出的主题目录。如果你可以使用一些微积分,那么你可以讲授内容的数量,取决于你的取舍,以及课程时间的长短。
本书第一篇,提供了学生全面学习本书所需要的全部理论背景。事实上,并不是这部分包括的全部内容都是学习本书所需要的,而是出于完备的目的,或者是由于经济学背景知识不足或对经济学一无所知的读者,才在这里提出第一篇的内容。因此,建议教师在完成这个课程的整个授课计划之后,再决定在这部分准备知识上投入多少时间。这个理论准备包括两章。第2章提供了学习本书和理解产业组织文献所需的全部必要的博弈理论工具。读者在阅读这一章时,无须具备博弈论的背景知识,而且,假定读者先前不拥有这种知识。在学生进行产业组织的学习之前,教师必须先向他们讲授第2章的主要节次。第3章提供了学习产业组织所需的大部分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的背景知识。这一章包括的内容,学生在大多数中级微观经济学和某些管理经济学课程中学过,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跳过。
两学期的课程
一门两学期的课程,可以合理地划分为一个技术性上更强的、偏重于市场结构的学期,以及一个偏重于应用的学期。这样,第一个学期应当从博弈论(第2章)开始,接着按顺序讲授关于市场结构的四章内容: 完全竞争(第4章)、垄断(第5章)、同质产品(第6章)和差异产品(第7章)。如果时间上有富余,那么,第一学期还可以包括兼并与进入(第8章)以及研究与开发(第9章)。
在第二个学期,教师可以从各种在逻辑上几乎不相关联的主题中随意选讲。一个可能的起点是网络经济学和标准化的理论(第10章),接下来从其余的章节中选择主题: 广告(第11章)、耐用性和质量(第12章)、定价策略(第13章)、营销策略(第14章)、管理和信息(第15章)、价格差别和搜寻理论(第16章)以及特殊行业(第17章)。一学期的课程
在安排一个学期的课程时,最为常见的错误(至少我犯的错误)是把一学期的课程,当作两学期课程中的头一个学期来教。但这会使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产业组织研究的仅仅是如何在技术上表述市场结构,然而未曾晓得产业组织更多的是研究产品设计、营销技术及渠道(第11,12,13,14,15和17章)。这些章中很多节次不那么偏重于技术,而侧重的是直接应用。某些节次要倚仗古诺(Cournot)、伯川德(Bertrand)以及霍特林(Hotelling)市场结构的知识才能读懂,出于这个原因,对于一学期的课程,我建议教师仔细安排这门课程的合理路径。最后,关于搜寻理论的内容(第16章),教师讲授时不会遇到难度。
那么让我来总结一下: 两学期课程适合本书的结构和包含内容的深度。使用本书讲授一学期课程的教师,应当先研究一下后面章节中所讲授的主题目录,然后,进行反向思考,决定学生为能理解后面章节的内容,需要掌握的有关市场结构的最少知识量是多少。
新内容
从原则上讲,作为一本教科书,其目的并不是要介绍有关最新发展的资料,以及正在进行的研究。然而,在对某些内容加以简化的过程中,我被迫修改,或者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比如说,我感到有必要在那些不要求使用微积分的课程中,纳入一个不使用微积分的位置模型。但是,正如读者将看到的,对离散的位置模型来说,根本不存在纳什—伯川德均衡。出于这个原因,我被迫提出第7.3.4小节描述的防削价均衡概念。另外三个题目也是新的: (a)第14.1.4小节提出的∈排斥概念,(b)内生高峰定价理论(第13.4节),它强调企业在决定哪个时期将是高峰,哪个时期将是非高峰中的作用,以及(c)目标性和比较性广告理论(第11.3节,以及第11.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