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本书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电路理论、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以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电路课程改革实践,采用国际上教材最新编写原则——知识结构、单元结构、题材结构的方法编写而成。

全书针对电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电路分析课程时遇到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容易混淆的内容以及经常出现错误的环节做了系统深入的阐述。特别突出了电路分析课程每章中的要点及难点,并通过典型例题分析以及“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排除解题误区,拓宽解题思路,扩大观察视野,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全书分16章,每章均包含以下4方面内容: 

(1) 教学要点及难点通过对各章知识点的剖析、归纳、总结,清晰地给出各章的要点和难点,对应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解概念,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

(2) 典型例题解析从分析问题入手,引出解题思路和方法,由结果导出结论。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深入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拓宽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相关知识扩展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基于实践的学习,以实际工程应用案例为线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延伸教学内涵,建立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4) 思考与训练分为三大部分: 选择思考题,着重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填空训练题,提高灵活运用知识求解电路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计算能力; 综合计算题,训练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及选用该教材广大师生的需求,本书在附录中给出了思考与训练题的参考答案,便于学生自学和自测。

本书由姚素芬教授主持并编写,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王光艳、刘晓培、李海丰、姚舸、郭会娟。姚素芬教授负责全书的组织和定稿、统稿和校稿等工作。

天津大学滕建辅教授参与了本书大纲的制定,并在该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邱关源《电路》(第四版)、陈洪亮《电路分析基础》,还参考了许多兄弟院校的教材和文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不足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