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工程背景下,大学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应立足于对具备优秀工程素质人才的培养,努力构建理念先进、设施优良、管理科学、体系创新的工程训练平台。应围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理念,从教学体系、平台功能、模式改革等方面探讨工程训练平台的建设方案,建设适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使之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工程教育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工程教育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亟待更新,技术与技能培养的定位模糊,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的实效性差,实验室、实训车间先进的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等。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工程师,其改革应着眼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国际倡导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以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为主旨的金工实习教学应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面向工程实际,加强能力锻炼,是当代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

工程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实践教学的过程是在特定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的以工程设计、制造、管理、创新等环节为一体的全面工程技术训练。随着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与现代工程的相互交融、渗透,工程实践教学的内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不断拓展。目前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设计与工艺严重脱节、应试性的计划教学痕迹过重、亟待建立创新性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工程素质培养界定不清等突出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理念,探索和构建新的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上述背景和要求,我们组织编写了《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金工实习教程》。与传统的金工实习教材相比,本教材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 增加了工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旨在强调工程实践中设计与加工制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设计与工艺相互融合的工程意识。

(2) 增加了机电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前面设计、材料和工艺内容相呼应,使学生认识到工程实践不单纯是常规制造技术基础训练,应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了解机械、检测、驱动、控制等内容,对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基本把握。

(3) 增加了基于工程实践项目案例的教学内容,以自行研制的教学设备和科研生产实例为教学内容,目的是将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体验、积极探究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增加了工程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束缚严重的现状,以机电控制创新作品为实例,从创造性思维和技术创新方法论两个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5) 传统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力求简洁,适应工科学生的认知实习,期望能够结合实际操作,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全书由王浩程任主编,各章具体编写分工为: 第1、6、7章王浩程,第2、3章贾文军,第4章蔡军,第5章刘健,第8章刘健、刘玮,第9章周风帆。王浩程负责全书的策划、组织和统稿工作,张彦春、刘玮对全书图形的绘制、整理做了大量工作。

尽管主观上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甚至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