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在互联网覆盖下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变成了网络节点,彼此之间形成了新的连接方式,从而构造出新的社会关系,创造出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由此产生了新的社会与经济形态。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在现代经济中,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数据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新的经济现象不断涌现,突破了一些传统经济学的规律。互联网经济学是对数字经济中新的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是对经济学科的补充和发展。互联网经济创造的新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概念不断更新,“数字经济”正在逐渐取代“互联网经济”。实质上,数字经济是互联网经济的高级阶段,是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后出现的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互联网经济学是阐释建立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数字经济的特征、运行机制与内在规律的经济学科。

为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有关精神,本教材在书名、内容与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创新。从书名上看,国内同类教材大都称为《网络经济学》,本教材选用《互联网经济学》作为书名,一是考虑对标国外同类教材的名称Internet Economics; 二是基于内容的准确性,因为网络是一个更大的概念,不仅包括互联网,还包括其他各种网络,而本教材的内容仅局限于互联网应用所衍生出的经济现象与特征,故《互联网经济学》这个书名更为恰当。从内容上看,与国内大多《网络经济学》教材相比,本书不仅注重阐释互联网经济理论知识,还注重对相关实践前沿的介绍。从结构上看,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互联网经济的新规律,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与范式诠释互联网经济的新现象、新特征与新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国内同类教材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互联网对社会生产过程的创新,贯彻课程思政的精神,运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关于社会生产总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逻辑,分析互联网在四个环节中对经济运行的作用与影响机制,这部分内容是本教材的主要创新; 第三部分互联网经济的商业创新与规制,是对经济实践的介绍与解释,这部分内容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扩展。

本书是高等院校“互联网经济”(网络经济学)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互联网行业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以及业界经济管理人员的参考读物。本书每章均设有开篇导读、扩展案例、思考题,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互联网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姚林青教授、程静薇副教授和虞海侠副教授共同编著,姚林青设计框架、拟定大纲,负责对全书进行统稿与最终定稿,具体分工为: 姚林青负责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 程静薇负责编写第四章、第六章; 虞海侠负责编写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生顾恩澍也参与了第五章和第八章的部分编写工作。另外,感谢中国传媒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陈梦妮、覃红梅等同学对资料收集与文字整理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互联网经济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尚无成熟、系统的理论体系,相关实践也在飞速发展中不断创新。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教材难免存在疏忽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姚林青

2021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