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工智能应用通识教程目录前言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赋能千行百业,引领我们加速走进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理解AI、应用AI、驾驭AI、掌握AI技能已成为各专业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也是其参与未来竞争的核心能力。本书立足于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与教育数字化改革前沿,以“通识筑基、能力进阶、跨界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覆盖认知、探索到创新实践的全链条学习体系。
本书共5个单元,具体内容如下。
单元1AI大模型原理与应用。
溯源人工智能发展脉络,梳理从专家系统到GPT4的技术演进,重点解析Transformer架构与大模型训练方法,并通过MNIST手写识别、个性化学习助手等实践项目,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大模型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场景。
单元2AIGC应用与实践。
介绍生成式AI的技术原理,包括GAN、扩散模型等,并涵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3D模型及代码生成的实践案例,展示AIGC在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生产等领域的创新潜力。
单元3智能体应用。
以Dify平台为基础,探讨智能体在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解析智能体的架构设计、工具调用与任务分解方法,培养读者构建智能体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单元4具身智能。
聚焦机器人技术与AI的结合,分析优必选Walker、越疆六足机器狗等典型产品的多模态感知与运动控制技术,并探讨其在医疗、物流、家庭服务等场景的落地应用。
单元5作品展示。
精选6个优秀AI项目,如基于YOLOv11的智能毽球训练系统、多模态无障碍出行应用等,展现AI技术如何解决真实场景问题,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
本书力图构筑立体化学习生态,其特色如下。
基础性与时代性并重: 从经典算法到最前沿大模型技术无缝衔接。
实践性与启发性融合: 每单元配置项目实验与项目挑战,通过“做中学”深化认知。
跨学科与思政育人协同: 在技术教学中渗透伦理思辨,培育负责任创新意识。
资源与评价双轮驱动: 配套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能力成长可视化。
本书由马利、黄卫祖等人编著。编写人员除署名外还有廖杰、巫家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课程组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本书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科大讯飞智元高校数字化转型创新研究专项课题资助,课题编号为2023ZY013。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同行、专家的热情帮助,在此特向有关专家、师生,以及参考文献的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殷切希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恳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希望本书能成为读者探索AI技术的有力助手,助力大家在智能时代开拓创新,适者大成。
马利黄卫祖2025年夏于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