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负担的加重,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数字医疗正逐步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医疗服务的方式、质量和效率,数字化是医疗的未来,已成为全球价值相关方的共识。
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数字医疗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和资产的智能化管理;5G技术提供高速、低延迟的网络连接,支持远程医疗和实时数据传输;云计算技术集中存储和管理医疗数据,支持数据共享和远程访问;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挖掘医疗数据,提供决策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精准医疗和智能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也带来了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的显著增长。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强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更是明确提出“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建设医疗重大基础平台”“建设医疗专属云”“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互认和业务协同”等要求,进一步加速了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但是,相比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国内数字医疗建设起步较晚,信息化医疗体系建设方面尚不完善,数字医疗生态系统尚未形成,需要在立法、监管等方面的不断完备和资金、技术创新的加大投入,以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这不但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加强“政医产学研资用”各方合作与创新,共同推动数字医疗的健康发展。
为了深入研究中国数字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现状,分析全球数字技术创新趋势对中国医疗体系的影响,并提出推动数字医疗科研创新和临床应用的指导意见和实践建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医疗专委会(CDHC)、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和远毅资本联合来自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多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了《中国数字医疗创新发展蓝皮书》的编写,本书内容涉及数字医疗创新、健康医疗数据全链条、数字医疗产品的评价方法、临床专科数字医疗创新和数字医疗产业发展趋势等。学科专业覆盖临床医学、循证医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医院管理、科研管理、临床研究、政策研究和产业转化等。
希望本书能够为我国数字医疗从业者提供专业的信息和实用的指导,也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公众提供深入了解数字医疗发展和应用的窗口。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多方的深度合作,中国数字医疗创新发展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董家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