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概念、技术与应用
配套PPT,资源咨询请加QQ:2301891038(仅限教师)。引导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步入“互联网+”时代,达到“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习与创新欲望”的目的,为后续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奠定基础。

作者:吴功宜、吴英

丛书名: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新体系规划教材

定价:39元

印次:1-6

ISBN:9787302530565

出版日期:2019.08.01

印刷日期:2022.12.27

图书责编:谢琛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互联网+”为主线,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思维的角度,诠释了“互联网+”的内涵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基本内容;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与网络安全技术,分析了支撑“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九大领域,系统地介绍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跨界融合的实例,为大学生描绘了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够达到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习与创新热情的目的。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信息技术导论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公选课、通识课的教材。

本书从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第一门课改革的角度,选择"互联网+"为主线,从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思维与我国发展"互联网+"的政策背景出发,解析了互联网+的内涵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基本内容,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与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分析了支撑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九大领域,系统地介绍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为大学生描绘了未来互联网社会的前景,启发学生学习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希望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前言 曾经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硅谷的IT界大腕聚在一起,讨论“互联网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可以与人类社会哪一项发明相比”的问题。有人说可以与蒸汽机的发明相比,所有的人都说“No,No”。有人说可以与电的发明相比,所有的人都说“No,No”。有人说可以与火的发现相比。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没有人说“Yes”或“No”。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很难评价的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互联网对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和深远的,这一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了全部功能连接,成为接入互联网的第77个国家之日到2018年底,历时24年,我国的网民数已经发展到8.29亿人,居世界首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超过世界平均普及率。2007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仅为0.54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的比例只占25.7%;经过11年的发展,2018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17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的比例上升到98.6%。互联网正在“由小到大”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由表及里”地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与各个领域,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开启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的新趋势,按照“互联网+”的模式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从这些态势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网民数量、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还是在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上,我国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 “互联网不仅是一项技术,也不仅是一个产业,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 在作者的眼里,互联网作为一个跨界融合的创新平台,一手托着云计算...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互联网+”的内涵1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2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2

1.2.1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互联网的发展2

1.2.2从人的思维规律的角度认识互联网的发展3

1.2.3从信息产业的角度看互联网的发展6

1.2.4从物联网的角度看“互联网+”的发展8

1.3互联网发展规模与互联网价值11

1.3.1预测互联网发展的新摩尔定律11

1.3.2我国互联网的发展12

1.4互联网思维17

1.4.1互联网思维的基本概念17

1.4.2互联网+: 跨界、融合18

1.4.3互联网+: 转型、升级21

1.4.4互联网+: 开放、共享22

1.4.5互联网+: 创新、创业24

习题24

第2章我国发展“互联网+”的政策环境27

2.1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27

2.1.1信息的基本概念27

2.1.2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8

2.1.3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念29

2.1.4信息化的基本概念31

2.2《“互联网+”行动计划》35

2.2.1《“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研究与制定35

2.2.2《“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35

2.2.3《“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37

习题39

〖1〗〖1〗第3章支撑“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41

3.1计算机与软件技术41

3.1.1计算模式的演变与发展41

3.1.2高性能计算42

3.1.3云计算44

3.1.4普适计算50

3.1.5嵌入式计算53

3.1.6可穿戴计算61

3.1.7软件的发展与“软件定义一切...

本书从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第一门课改革的角度,选择"互联网+"为主线,从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思维与我国发展"互联网+"的政策背景出发,解析了互联网+的内涵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基本内容,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与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分析了支撑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九大领域,系统地介绍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为大学生描绘了未来互联网社会的前景,启发学生学习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希望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