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9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30756
出版日期:2019.08.01
印刷日期:2019.06.13
图书责编:王如月
图书分类:零售
《国学启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本)共分为六册,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组织编写,以推广中华文化为使命,以满足广大汉语学习者的多元需求为目标,召集在国学领域深耕的专家学者对国学启蒙读物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注解。着力统一底本、校正读音,针对谬误之处,进行指正修改。并采用简体、大字、注音的形式,确保儿童无障碍阅读,方便儿童认识汉字,回归诵读本身,掌握国学的韵律感和美感。这是一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注音版儿童启蒙读物。
《国学启蒙》编委会 (按姓氏拼音排序)策 划: 古志杰 李佩泽 刘 杨 王锦红主 编: 林 韵编委会成员: 曹建墩 陈鹏飞 古志杰 郭云超 何大海 黄红伟 黄 益 李芙馥 李佩泽 刘 杨 王锦红 张倩云 赵淑红林韵: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论语》和传统蒙学启蒙教育。曹建墩,副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古志杰:致力于国学研究数十载,国学文化倡导者。刘杨:有书研究院副院长,畅销书作家。
了解国学基本常识的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很多,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从哪里开始?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这个问题早在古代就已经被提出来了。 周朝至秦汉期间就有了给初学者看的启蒙课本。用于启蒙的内容古代称之为蒙学。蒙学对象大多是儿童,所以也称为童蒙。古代普及性的蒙学类课本,人们简称“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三本书。“三百千”这个叫法也表明了学习顺序,这个顺序是由浅入深、从简至繁的。 《三字经》既是识字课本,也是跟道德、文化、历史有关的知识课本,兼顾了两方面的学习,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百家姓》是中国几百个姓氏的清单,既能识字还能够了解姓氏起源。《千字文》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梁朝皇帝梁武帝为了让皇子们学习知识,就命人从王羲之的碑帖中选出一千个字组成一篇文章,这短短一千个字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孝经》是儒家进行伦理教育的启蒙读物,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大约编写于秦汉时代。时隔2000多年,它依然适合我们今天的人学习。蒙学读物中,有一部分内容属于规矩类的,如《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和南宋学者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等。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且赞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类观点对中华道德文化的发展有过很大的扭曲作用。对儿童进行规矩教育,应该让他们了解这些,并且规矩以适度为宜。 古人很重视基本知识学习,其中《蒙求》是唐朝人李翰编著的儿童识字课本,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 古代骈文及格律诗词是讲求平仄、对仗的,古代诗词和骈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抑扬顿挫之美,就是因为讲求平仄的对应和变化。因此关于平仄、对仗的启蒙读物在当时...
第一册:
本册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这四本书均为历史上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其中“三百千”是蒙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入门级的国学读物;《弟子规》则先后有序地讲解了晚辈该如何修身立德、读书为学的基本生活规范。
第二册:
本册包含《孝经》、《小学》(节选)、《童蒙须知》和《朱子治家格言》。这四本书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内涵,适合儿童初学者进一步学习规矩礼仪,自省自律。
第三册:
本册包含《蒙求》和《龙文鞭影》。这两本书摘取历史上的著名典故编成四言韵语,两书对照参看朗诵,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古代名人及有关典故,而且有助于加深对古文的理解。
第四册:
本册包含的《声律启蒙》按照古代通行的平水韵的顺序编排,对仗工整,极富音韵之美,有助于孩子识字和写诗作文。
第五册:
本册包含的《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是同一类型的儿童启蒙读物,主要培养儿童对韵律和对仗的理解。
第六册:
本册包含的《增广贤文》收录了古往今来的格言和民间谚语,语言通俗易懂,所述道理既诙谐又通透,有助于学习者深刻了解人际关系,塑造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