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捷,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通信/计算机双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AI大模型与通信融合、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在相关领域发表SCI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5部,获授权专利80余项。
杨一帆,女,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6G无线通信、AI大模型与通信融合等领域。主编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白皮书《GPT与通信》,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
粟欣,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IMT-2030(6G)推进组专家组成员兼无线技术工作组组长。长期从事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通信网络架构与应用、高速数据传输与业务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标准化工作。
吕铁军,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了150多篇SCI期刊论文,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高校优秀人才奖""。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通信理论和网络等。
钟怡,北京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智能物联网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聚焦通感一体化、无线感知、行人重识别等,已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IJCV、IEEE TIP、IEEE TGRS 、IEEE TMM、ICCV、CVPR等。
袁昕,获得北京邮电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的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图像与信号处理、数据分析及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了50余篇期刊论文,并拥有5项授权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