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我们的城市

1.1认识城市

1.1.1城市生命共同体

1.1.2城市功能

1.2宜居城市

1.2.1宜居城市的提出

1.2.2宜居城市的内涵和标准

1.3世界城市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和社区目标

1.3.1世界城市日

1.3.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1.4城市主要环境污染

1.4.1大气污染

1.4.2水体污染

1.4.3固体废物污染

1.4.4土壤污染

第2章城市固体废物管理

2.1认识固体废物特性

2.2固体废物处理原则

2.3生活垃圾来源及处置技术

2.3.1城市代谢产物——生活垃圾

2.3.2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

2.3.3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新理念

2.4垃圾分类全民齐行动

2.4.1什么是垃圾分类?

2.4.2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2.4.3如何做好垃圾分类?

2.4.4垃圾分类从习惯养成做起

2.4.5垃圾分类看北京

第3章走进“无废”生活

3.1国际“无废”理念及公众参与

3.1.1国际“无废”理念的缘起

3.1.2国际机构和组织推动“无废”目标实现

3.1.3国际“无废城市”公众参与实践

3.2认识我国“无废城市”

3.2.1由垃圾围城向“无废城市”转变

3.2.2“无废城市”定义

3.2.3“无废城市”是否会产生固体废物

3.3“无废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3.3.1建设“无废城市”顶层设计

3.3.2“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探索与实践

3.4“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的建设

3.4.1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3.4.2“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第4章“无废城市”引领绿色低碳生活

4.1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4.1.1绿色生活方式

4.1.2引领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4.2“无废城市”绿色低碳生活

4.2.1“无废城市”试点绿色生活总要求

4.2.2“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生活总要求

4.3绿色低碳生活政策体系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4.3.1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4.3.2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4.3.3绿色社区创建行动

4.3.4绿色学校创建行动

4.3.5绿色商场创建行动

4.3.6快递业绿色包装绿色转型

4.3.7绿色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规范

4.3.8绿色饭店国家标准

4.3.9推动绿色餐饮发展

4.3.10绿色家庭创建行动

4.3.11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第5章汇聚“无废城市”建设社会力量

5.1公众是建设“无废城市”的强大社会力量

5.1.1什么是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5.1.2如何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5.1.3《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5.2“无废”绿色生活社会总动员

5.2.1吹响“无废”绿色生活集结号

5.2.2解读和传播“无废城市”新理念

5.3赋能和汇集“无废细胞”内生动力

5.3.1融入城市社会基层治理

5.3.2“无废细胞”建设指引

5.4“无废细胞”建设

5.4.1“无废机关”建设

5.4.2“无废社区”建设

5.4.3“无废学校”建设

5.4.4“无废商场”建设

5.4.5“无废宾馆”建设

5.4.6“无废景区”建设

5.4.7“无废快递”建设

5.5“无废”绿色低碳生活公民行动指引

5.5.1“零废弃”生活概念

5.5.2国际无废日

5.5.3践行“无废”绿色生活公民理念

第6章“无废城市”绿色生活创新实践

6.1重庆市

6.1.1“五个结合”构建“无废城市”建设的全民行动体系模式

6.1.2取得的成效

6.2天津市

6.2.1以绿色生活为纽带的“无废”文化培育模式

6.2.2取得的成效

6.3三亚市

6.3.1旅游业“无废”理念链式传播及绿色转型升级模式

6.3.2取得的成效

6.4深圳市

6.4.1全社会多元化“无废文化”创建行动模式

6.4.2取得的成效

6.5威海市

6.5.1创造“无废生活”实现“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模式

6.5.2取得的成效

6.6许昌市

6.6.1多元融合的“无废文化”传承模式

6.6.2取得的成效

6.7瑞金市

6.7.1发挥红色旅游优势,打造“无废”理念宣传高地模式

6.7.2取得的成效

6.8杭州市

6.8.1做精杭州“无废”赛事,讲好杭州“无废亚运”故事模式

6.8.2取得的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