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课件+大纲
第1章通信基础知识
1.1引言
1.2基本概念
1.3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1.4通信系统组成
1.4.1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1.4.2模拟通信系统
1.4.3数字通信系统
1.5通信系统的分类
1.6信息的量度
1.6.1信息量的定义
1.6.2平均信息量
1.7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7.1模拟通信系统有效性与可靠性
1.7.2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与可靠性
1.8MATLAB与通信仿真
1.8.1MATLAB简介
1.8.2通信仿真
1.9本章小结
1.10习题
第2章随机过程与噪声
2.1引言
2.2随机过程描述
2.2.1随机过程的概念
2.2.2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2.2.3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2.3平稳随机过程
2.3.1严平稳与广义平稳
2.3.2各态历经性
2.3.3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
2.3.4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2.4高斯过程
2.4.1高斯过程的定义
2.4.2高斯过程的主要特性
2.4.3高斯分布
2.5窄带随机过程
2.5.1窄带随机过程的定义
2.5.2窄带高斯过程
2.5.3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2.6白噪声
2.6.1白噪声的定义
2.6.2高斯白噪声
2.6.3低通白噪声
2.6.4带通白噪声
2.7MATLAB仿真
2.7.1高斯白噪声仿真
2.7.2窄带高斯白噪声仿真
2.8本章小结
2.9习题
第3章信道与信道容量
3.1引言
3.2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
3.2.1有线信道
3.2.2无线信道
3.3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
3.3.1调制信道
3.3.2编码信道
3.4恒参信道与随参信道
3.4.1恒参信道
3.4.2随参信道
3.5信道中的噪声
3.5.1噪声源分类
3.5.2噪声等效带宽
3.6信道容量
3.6.1离散信道容量
3.6.2连续信道容量
3.7MATLAB仿真举例
3.8本章小结
3.9习题
第4章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4.1引言
4.2幅度调制与解调
4.2.1幅度调制原理
4.2.2幅度调制的解调原理
4.2.3幅度调制抗噪声性能分析
4.3角度调制与解调
4.3.1角度调制原理
4.3.2调频信号的频谱分析
4.3.3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原理
4.3.4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4频分复用
4.5模拟通信的典型应用
4.5.1载波电话
4.5.2调频立体声广播
4.6MATLAB仿真举例
4.6.1双边带调制与解调仿真
4.6.2FM调制与解调的仿真
4.7本章小结
4.8习题
第5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5.1引言
5.2抽样
5.2.1低通信号抽样定理
5.2.2带通信号抽样定理
5.2.3抽样保持电路
5.3量化
5.3.1均匀量化
5.3.2非均匀量化
5.4编码
5.4.1常用的二进制码型
5.4.2逐次比较型编码与译码
5.4.3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5语音压缩编码
5.5.1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5.5.2增量调制
5.6时分复用与数字复接
5.6.1时分复用基本原理
5.6.2数字复接基本原理
5.7MATLAB仿真举例
5.8本章小结
5.9习题
第6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6.1引言
6.2数字基带信号的描述
6.2.1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6.2.2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6.2.3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码
6.3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特性
6.3.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6.3.2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6.3.3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
6.4基带传输系统抗噪性能分析
6.4.1二进制双极性系统
6.4.2二进制单极性系统
6.5眼图
6.6时域均衡
6.6.1均衡技术
6.6.2时域均衡原理
6.6.3均衡准则与实现
6.7部分响应系统
6.7.1第Ⅰ类部分响应波形
6.7.2部分响应波形的一般形式
6.8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6.8.1匹配滤波器
6.8.2基于匹配滤波器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6.9MATLAB仿真举例
6.9.1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波形与功率谱密度仿真
6.9.2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与眼图仿真
6.10本章小结
6.11习题
第7章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7.1引言
7.2二进制振幅键控
7.2.12ASK调制与解调基本原理
7.2.22A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7.2.32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3二进制频移键控
7.3.12FSK调制与解调基本原理
7.3.22F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7.3.32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4二进制相移键控
7.4.12PSK调制与解调基本原理
7.4.22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7.4.32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5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7.5.12DPSK调制与解调基本原理
7.5.22D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7.5.32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6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7.7多进制数字调制
7.7.1多进制振幅键控
7.7.2多进制频移键控
7.7.3多进制相移键控
7.7.4多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7.8MATLAB仿真举例
7.9本章小结
7.10习题
第8章现代数字调制与解调
8.1引言
8.2正交幅度调制
8.2.1MQAM原理
8.2.2MQAM的调制与解调
8.2.3MQAM的频带利用率与抗噪声性能
8.3交错正交相移键控
8.3.1OQPSK原理
8.3.2OQPSK调制与解调
8.4最小频移键控
8.4.1MSK信号的主要特点
8.4.2M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8.4.3MSK信号的功率谱与误码率
8.4.4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8.5正交频分复用
8.5.1OFDM原理
8.5.2OFDM的频带利用率
8.5.3OFDM的调制与解调
8.5.4OFDM的主要优缺点
8.6MATLAB仿真举例
8.7本章小结
8.8习题
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
9.1引言
9.2差错控制技术简介
9.3差错控制编码基础
9.3.1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9.3.2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9.3.3几种简单差错控制编码方法
9.4线性分组码
9.4.1线性分组码基本原理
9.4.2汉明码
9.5循环码
9.5.1循环码基本原理
9.5.2BCH码和RS码
9.6卷积码
9.6.1卷积码的编码原理
9.6.2卷积码的译码原理
9.7Turbo码
9.8MATLAB仿真举例
9.9本章小结
9.10习题
第10章同步原理
10.1引言
10.2载波同步
10.2.1插入导频法
10.2.2直接提取法
10.2.3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及影响
10.3位同步
10.3.1外同步法
10.3.2自同步法
10.3.3位同步的性能指标及误差对性能的影响
10.4帧同步
10.4.1对帧同步系统的要求
10.4.2实现帧同步的方法
10.4.3帧同步的保护
10.4.4帧同步系统的性能
10.5网同步
10.5.1网同步的基本概念
10.5.2网同步方法
10.6本章小结
10.7习题
第11章无线通信新技术及应用
11.1引言
11.2新型多址技术
11.2.1非正交多址技术
11.2.2稀疏码分多址技术
11.2.3图样分隔多址技术
11.2.4多用户共享接入技术
11.2.5候选多址技术
11.3多天线技术
11.3.1波束赋形
11.3.2大规模天线阵列
11.4毫米波和太赫兹通信
11.4.1毫米波通信
11.4.2太赫兹通信
11.55G中的新型调制编码技术
11.5.1Polar码
11.5.2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11.5.3Turbo 2.0
11.5.4其他编码技术
11.6卫星通信与非地面网络
11.6.1非地面网络体系
11.6.2卫星通信
11.7载波聚合与动态频谱共享
11.7.1载波聚合的机制与场景
11.7.2动态频谱共享技术
11.86G愿景与潜在应用场景
11.8.16G愿景及需求
11.8.26G网络框架
11.8.3八大应用场景
11.8.4十大潜在关键技术
11.9人工智能驱动的无线通信网络优化
11.9.1人工智能驱动的6G智慧内生网络
11.9.2智慧内生网络的关键技术和应用
11.10本章小结
11.11习题
附录A常用通信名词中英对照
附录B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