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现今工程教育的大背景是大工程、大制造,先进技术的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要。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工速度和精度的提高、各种成形模具和零部件精度的大幅度提高,制造也由原来的粗放型加工转变为现今的精细加工,相应的先进测量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对应的测量设备更是广泛应用于各个制造领域。本书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先进测量实践的训练,增强学生掌握现代精密测量仪器设备的能力,巩固测量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本书结合国内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在机械制造基础实习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实践教材体系的力度而编写,力求提高起点、加强创新、拓展知识面,适应宽口径机械类和近机类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体现“实践为重、创新为魂”的理念,培养适合我国制造业紧缺的高新技术的创造性高级人才。本书涉及的实验设备均为当前广泛使用的先进测量仪器。本书使用案例和项目教学模式,其体系和内容适应当前和今后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并将现代测量技术的教学工程化、实践化,同时强调共性规律,避免穷举式地列举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充分融合在实践教学当中,重视工程应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本书在内容、结构形式、实验项目设置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特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使之成为一本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都较高的现代测量实践教材。本书共分11章,主要介绍了现代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尺寸、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校准、螺纹及齿轮、硬度及逆向等测量相关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并针对典型案例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现代精密测量仪器,对其仪器结构、工作原理、测量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本书由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张海光和胡庆夕主编,参与编写的教师还有李宏、宋晨霞、何岚岚。所有编者均是长期从事测量工程实践教学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工作经验。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上海大学方明伦教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对本书进行了润色,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本书参阅并引用了有关的教材、手册及相关文献,并得到瑞士TESA公司、苏州怡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德国Thome公司、英国Renishaw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涉及的专业面较广,对编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要求较高,同时在撰写时没有可以参照的模式,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4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