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梗死一般指动脉阻塞引起细胞缺血、缺氧导致供血组织或器官坏死。但静脉阻塞也可以使血液回流受阻及淤滞,导致组织或器官坏死。临床工作中,由于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常常发病急骤且危害较重,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尤其21世纪以来,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相关研究均已步入分子生物学等全新领域。
然而,由下肢血管阻塞引起细胞缺血、缺氧,继而局部组织代谢异常引发的下肢病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病情最终发展至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参考脑梗死、心肌梗死的定义,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的一些临床医师对下肢血管病变进行研讨活动,目的将下肢血管病变的机制和治疗方法予以整合,通过多学科来解决下肢病变导致的临床问题,在原标教授提出的“腿梗死”概念的基础上,组织国内相关研究人员撰写《腿梗死》。我们认为人体血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例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导致局部压力增高,引起组织渗出及下肢肿胀,同时也影响其伴行动脉的血流灌注,继而引起下肢缺血。针对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相关疾病,临床医师需要全面、整体地分析该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并系统地拟订一个治疗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临床医师把眼光局限于单一病种,常常忽略了潜在疾病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书囊括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六种临床常见下肢血管疾病,分别从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