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英语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必修理论课程之一,有的院校甚至把英语词汇学纳入硕士研究生课程。因为词汇学在高校人才培养和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市场上不断出现词汇学著作,笔者主持的“英语词汇学”课程还被选入教育部精品课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外国语言文学核心概念与关键术语丛书”之《词汇学100 核心概念与关键术语》由笔者负责执笔,接到任务后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界定和选取内容,因为学界对词汇学应涵盖的内容认识并不统一。纵观国内外流行的词汇学著作,尤其是国内出版的英语词汇学代表作,内容主要集中在“词汇概述”“词汇的发展演变”“构词方式”“词的意义”“词义关系”“词义变化”“英语习语”等诸方面,这些都属于词汇学学科的本体内容。此外,散见于各著作中的还有“英语词典”“美国英语”“词汇学习”“词汇学研究方法”“词汇搭配”“词汇衔接”等相关内容。本书提炼的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术语全部聚焦于学科本体内容,“英语词典”“词汇学习”“词汇学研究方法”等内容没有被纳入核心概念之列。有些内容如“美国英语”并没有完全被摈弃,而是糅合在核心概念“词汇”条目中一并讨论。尤其要指出的是,本书将“词素化”“词化”“词义变化机制”“习语变异”“语用意义”等列入核心概念,这些内容是国内传统英语词汇学著作中罕见的,是本书内容上的一大创新。
本书遵循整体设计要求,之于传统词汇学著作有明显的优越性。传统词汇学著作,尤其是教材,受章节限制,很多内容只是知识的泛泛介绍,很难深入研究讨论。采用核心概念形式编写,一个概念一个专题,讨论相对要深入得多,不但能反映国内外词汇学研究新成果,而且在理论上可以得到相应拓展,让读者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譬如“词素化”问题,该核心概念不只是简单地介绍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词素,而且从理论上阐释了新词素产生的过程和内在机制。又如“词化”问题,在介绍“词化”的各种现象的同时,笔者深入讨论了“词化”与语言综合型表达和分析型表达的密切关系,还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英语语言“词化”的模式。再如“词义变化机制”问题,对于为何有些多义词的不少义项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这些义项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内在促动机制是什么等,该核心概念都做了较为透彻的解释。因为本书带有研究性质,难免引用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汉语写作往往把外国作者姓名译成汉语,利弊明显。有利的是不懂英语的读者阅读起来顺畅,其明显的弊病是同样的姓名翻译成汉语很难做到一致,特别是那些不被广为了解的作者。更主要的问题是,即使读者知道作者汉语名字却经常不易找到其外文名,这对查找原文出处带来很多困难。考虑到现在的读者都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我们采取外语界通用的办法,外语文献作者姓名全部维持原状。另外,本书将文中涉及的大量专业术语和习惯表达在正文中尽可能附上对应英文,这样做不仅能加深读者的理解,而且能让他们了解和学习英汉的对应表达。
《词汇学100 核心概念与关键术语》由笔者和黄曼副教授合作完成。黄曼负责“词化”“理据”“语用意义”“习语”“习语变异”“多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同形异义关系”等十个核心概念的撰写工作,其他核心概念和关键术语全部由笔者本人完成。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首先要感谢的是上海时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理事长和丛书总主编庄智象教授,由于他的信任,笔者有幸负责完成本书的撰写工作;其次要感谢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郝建华分社长,正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郝社长的协助才能使本书如期完成出版。由于时间紧,加上作者知识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尽如人意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维友
2024 年9 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