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同时也为全球应急管理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构建高效的应急规划体系尤为迫切。其中,应急物流规划作为应急规划中的核心要素,其战略地位和作用愈发显著。

实际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应急物流的范畴早已不再仅局限于单纯的物资运输和调配,而是涵盖了需求预测、资源筹措、运输调度、物资分配及发放等一系列复杂且紧密关联的环节。鉴于这些相互交织的复杂性和突发事件本身的高度不确定性,应急物流的规划与实施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极其有限的时间窗口内,以尽可能低的资源消耗,确保应急物资能够迅速且准确地送达目的地,已成为应急物流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应急物流规划:理论与方法》应运而生。本书在系统梳理应急规划理论基础及应急预案建设框架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应急物流规划的基本原理,并详细阐述了涵盖灾前预防准备与灾后响应恢复的应急物流全过程规划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丰富实用的方法应用,结合翔实的案例分析和知识拓展,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并掌握应急物流规划的核心内容,力求通过推广科学的应急物流规划理念与实践,全面提升社会各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能力。

本书的知识体系框架可分为理论和方法两大板块:第1~3章是理论部分的核心,第4~5章则专注于方法部分的探讨。为提供一个具体的教学规划参考,下以32学时的教学安排为例展示。理论部分:第1章(3学时)、第2章(6学时)、第3章(3学时)。方法部分:第4章(共8学时,其中需求预测4学时、应急选址4学时)、第5章(共12学时,其中应急库存管理4学时、应急调配规划4学时、恢复重建中的应急物流规划4学时)。

此学时分配方案旨在实现理论知识吸收与实践方法应用技能培养的平衡,为学习者提供一条全面、系统的习得路径。同时,本书也适用于16学时或48学时的计划安排,具体教学实施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背景及课程要求灵活调整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不同学习场景下对学时要求的压缩与扩展需求。

本书由朱莉、曹杰和杨耀星合作完成,具体分工如下:第1~2章的内容由曹杰承担;第3~5章由朱莉承担,且朱莉还负责了全书的统稿以及多次校对工作;杨耀星则主要负责全书的习题设计和课件制作。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协同增韧驱动下跨区域应急资源调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BGL242)的资助,也得益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同时特别感谢博士研究生康跃迪,硕士研究生杨潇、李雯亚、张昊亮、路垚、胡晨可、贾祥静和陈洁,他们参与了本书中部分案例与知识拓展的搜集与整理,协助设计了部分习题并配套完成了详尽的答案解析,全面审阅了本书初稿,细致校对了书中部分章节的文字,并为部分章节精心绘制了图表。此外,本书在完成过程中还广泛参考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著作与文献资料,衷心向所有相关著作与文献的作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竭诚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促使我们不断改进。由于时间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朱莉  曹杰  杨耀星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