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全球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固体废物污染已逐渐成为最棘手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废物的产生是现代社会效率低下的一种象征,也是资源错配的一种表现形式。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开始出现“无废”(也称“零废”)这一固体废物技术管理理念。1973年,美国学者Paul Palmer在管理化学品的方法中首次使用“无废”(Zero Waste)一词。此后的20年间,因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渐加重,“无废”理念逐渐步入公众视野,并在近些年间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2000年后,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先进城市/地区陆续开始采用“无废”理念对固体废物进行管理,并设定各自的“无废”发展目标。

本书系作者根据多年来在国际固体废物管理和“无废城市”领域的研究工作,结合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经验,并咨询多名国际专家编写而成。本书分为四章: 第1章重点介绍了“无废”理念的发展历程和国际推动“无废”的发展趋势等,便于读者了解“无废”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第2章重点介绍了国际“无废”行动,包括联合国框架下的“无废”相关议题和国际组织的“无废”行动计划等; 第3章重点介绍了典型城市(如美国旧金山、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等)“无废城市”建设情况,并总结了典型“无废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 第4章重点介绍了国际上的典型“无废”实践和案例,包括国际无废日发布的良好实践和案例,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获奖的智慧创新城市案例等。本书内容较为系统,语言通俗易通,便于读者学习,亦可作为学校教学素材使用。

本书主要由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李金惠、赵娜娜、李影影编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黄启飞、中国科学院大学陈扬、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聂小琴、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牛玲娟、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与环保研究所丛宏斌、清华大学刘丽丽对本书初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诚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