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以数字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数据要素配置,进一步释放数据生产力,是支撑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关键之一。数字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治理变革。但在变革与重塑中,用数据进行治理的理念、方法、模式不断更迭焕新,同时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不断浮现。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交往方式,带动了时代的巨大进步,引领人类进入“数智时代”。信息技术是生产力提高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助推器”。然而,在享受计算机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黑客、计算机病毒、人格缺陷、计算机犯罪、信息污染、信息安全、信息鸿沟、侵犯个人隐私权、知识产权、网络文化霸权等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的计算机伦理问题,这些都是“数智时代”下全社会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研究计算机伦理学来确定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研究数智时代的计算机伦理问题,有利于更加合理、全面地看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寻求消解计算机技术弊端的方法,使计算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助力人民美好生活。计算机伦理以计算机为载体,关注计算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产品的销售、服务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例如,人工智能通过模仿人的行为和思想,利用机器的运算速度,有可能代替人类完成一些任务。虽然人工智能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会引发伦理问题。如果机器人做出了有悖常理的行为,那么责任应由谁来承担?
因此,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引起的道德混乱现象和负面效应凸显了构建计算机伦理学的紧迫性,这将促使伦理学从侧重于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转向侧重于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关的应用伦理学,以解决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具体伦理问题。计算机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开发和使用计算机相关技术与产品、IT系统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指引。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侧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而对计算机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修养与职业道德方面涉及不多。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工程素养等同于工程操作能力,忽视环保意识、法治思维、人性化设计理念、工匠精神等伦理素养作为工程素养的重要组成,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工程伦理教育存在一定滞后。同时,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对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亟待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突破,计算机工程伦理的缺位使得高校毕业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进入行业后适应周期过长、可持续发展潜质不足。而国外很多著名高校早已开设相关计算机伦理课程,而我国开设该课程的高校相对较少。近些年随着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推进,OBE理念已经融合到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工程伦理教育。未来的计算机人才多从大学走出。因此,我们期待未来的计算机人才能够在大学期间就接受计算机伦理教育,从而在进入职业生活前形成规范的道德准则,科学、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愿“数智时代”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本书作者在参考了大量有关计算机伦理的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设计。本书涵盖计算机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相关问题,主要包括近年来热门的计算机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的伦理问题。全书共10章内容: 第1章,计算机工程伦理概述; 第2章,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第3章,数据安全与数据伦理; 第4章,信息技术与知识产权; 第5章,计算机犯罪; 第6章,软件质量、安全与风险控制; 第7章,人工智能伦理; 第8章,虚拟现实技术伦理; 第9章,数字经济与IT垄断; 第10章,IT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每章开头设有本章要点,概括该章的关键主题和概念,章内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思考题,以供进一步讨论学习。另外,本书的附录部分汇总了部分计算机职业伦理行为规范和行业规范,以供读者阅读。
参与编写本书的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经验,在长期的科研项目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计算机伦理案例素材,这为本书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书共分为10章,第1、2、10章及附录部分由崔惠萍编写,第3、6、7章由卢胜男编写,第4、5、8、9章由杨文阳编写,全书由杨文阳负责总体策划和统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使用了网络上的一些数据和案例作为资料,也汲取了许多同仁的宝贵经验,由于资料收集渠道繁杂,在此向所有作者表示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顺利完成和出版提供了大力帮助和支持。
计算机工程伦理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计算机工程伦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会更加深入。由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5月
随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