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系统作为汽车的“心脏”,其技术革新呈现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汽车构造——动力系统》旨在为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以及汽车动力领域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提供全面深入的专业知识,可作为专业教材与参考书籍使用。

当前,全球对环保与能源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汽车动力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内燃机动力系统凭借其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产业链成熟等优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汽车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动力系统通过内燃机与电机的协同工作,能有效降低能耗与污染排放,已成为乘用车的重要动力之一; 纯电驱动动力系统因其低能耗、零污染排放的优势,发展前景日益广阔;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则因续航里程长、零污染排放等特点,在长途重型车辆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本书围绕上述汽车动力系统展开全面介绍。第1章概述,介绍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基本组成、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内燃机动力系统,阐述内燃机的发展简史、基本术语和工作过程、典型结构与组成、基本性能参数等。第3章介绍动力电池系统,阐述锂离子电池单体、成组和系统等。第4章介绍车用驱动电机系统,阐述其发展简史,介绍车用驱动电机结构、电机控制器基本结构、车辆对驱动电机系统的性能要求等。第5章介绍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阐述燃料电池类型,发动机的结构与组成、基本特性,车载储氢系统的结构与组成,等等。第6章介绍混合动力系统,阐述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混合动力的结构与组成等。第7章介绍纯电驱动动力系统,阐述了轿车纯电驱动系统、商用车纯电驱动系统、锂电池纯电驱动系统与燃料电池纯电驱动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构型等。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各动力系统间的对比与联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景。书中内容力求贴合行业发展前沿,反映最新技术成果。希望通过本书,读者能够全面掌握汽车动力系统的知识,为从事汽车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由李建秋担任主编,全书共7章: 第1章由李建秋负责编写; 第2章由王志负责编写,齐运亮参与部分编写; 第3章由李哲和冯旭宁负责编写,张剑波参与部分编写; 第4章由高大威负责编写; 第5章由裴普成、徐梁飞负责编写; 第6章由张俊智负责编写,何承坤参与部分编写; 第7章由胡尊严负责编写,李建秋、黄朝胜、李亮参与部分编写。

此外,对本书编写作出贡献的还有刘伟、蔡开源、刘世宇、张启航、刘尚、张昊、雷诺、林哲龙、刘奕、毛建树、张翼霄、王巍、李莉、吴芷璇、彭勇、毛烁源、邹梦珍、周伟男、邵扬斌、徐领、赵阳、张曦元、于世航、刘浩云、马瑞海、李亚伦、胡家毅、魏一凡、余波阳、严可汗、陈正先、石秉坤、姬雪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本领域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感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杨冬生正高级工程师、陆国祥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苟晋芳博士和张仲石博士,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张宏飞正高级工程师、余宏峰高级工程师,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韩令海正高级工程师,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长虎高级工程师,以及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清研易为新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最后,殷切希望广大读者对书中漏误之处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