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 “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重点是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并对确有照护困难的家庭或婴幼儿提供必要的服务。”“加强对家庭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供需矛盾,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托育行业发展的纲要与政策,意在构建公共托育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托育市场迎来全新的发展空间,托育服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数量充足的托育专业人才。

“早教基础与实务”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早期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成为一名合格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早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

西方许多教育理念中对早期教育的定义不同,有的认为0~3岁是早期教育,有的认为0~8岁是早期教育,我国普遍将0~3岁教育称为早期教育。本书希望学生对早期教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既掌握相关理论,又能以理论指导实践。本书从走近早教,认识早教,了解早期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开始,逐步介绍古希腊的早期教育思想、近代早期教育思想,到现代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理论、皮亚杰儿童智力理论、瑞吉欧方案教学、班克街教育方案。在充分了解早期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入实践教学,通过技能实践掌握冯德全“零岁方案”、感觉统合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影响、婴幼儿保育和回应性照护、婴幼儿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从而能专业地对婴幼儿家长进行早期教育指导。本书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与评价相结合,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早期教育师资培育具有理论的引领性和实践的指导性,为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早教教师的教育能力、促进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早教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本书既可作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早期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托育机构、早教机构、婴幼儿园等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供婴幼儿保育和早期教育等研究者以及婴幼儿家长参考使用。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早期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本书基于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任务,每个任务从具体案例导入,启发学生针对案例中的现象或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再由此引入早期教育的相关理论,给出更多的案例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模拟场景,并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每个模块的结尾,均设有围绕该模块内容的同步实训和教学做一体化训练,并根据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检测。在每个任务后均设有拓展阅读,扫码可学习参考,另外,本书尽量融入鲜活的案例(贴近生活现实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并涵盖了实践运用,内容结构脉络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既能掌握早期教育的相关理论,又能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 

本书采用活页式教材方式,源于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基于校企双元、工学结合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企业用人需求,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在内容选择方面,可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调整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本书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如下。

(1) 在教材功能方面,本书除了一般教材具有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外,还突出了职业引导功能。通过教材使学生了解职业、热爱职业岗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本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突出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把课程素养融入教材和教学中。

(2) 在教材内容的遴选、取舍方面,本书更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高度概括的早期教育工作任务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操作为主线、以理论知识为背景的课程内容结构,实现了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与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技术等级标准接轨。 

(3) 在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方面,本书按照“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职业活动内容为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养成规律;遵循劳动过程的系统化,符合工作过程逻辑;坚持以应用为主线,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追求教材的学科结构与严密的逻辑体系,以适应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的需要。 为此,本书设计了一系列职业活动情境,将学生置于职场中,由传统意义上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逐步向“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需要和向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完成某项活动)转变。伴随着工作过程,可以完成“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学习过程,同时在职业氛围中鲜活地实现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4) 在教材内容的表达、呈现方面,本书采用活页式教材方式,可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或替换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并且配有音频、视频,可直接扫码观看,实用性强,融视、听、赏、学为一体,将过程清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便于他们的学习和实践。

(5) 在教材编写队伍的组成方面,本书以职业技能证书为参照,联合国内同类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小组,科学概括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职业成长规律,确立学习情境素材并参与教材设计和编写,使学习目标具体、明确、系统,学习内容先进、取舍合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在方便学生职业技能养成的同时,兼顾了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 

本书由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翁治清担任主编并进行全书的大纲制定和统稿工作。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吴访升担任第二主编,负责对全书课程素养、美育、传统文化等内容的融入进行指导。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邹莹担任第三主编。上海星优儿宝贝学能启发中心张俞、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刘思、南京九曜教育集团张星星担任副主编并协助主编统稿,其他参编的人员有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蒋晓莉、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王淮燕。各模块编写分工如下: 模块一、模块五、模块六由翁治清编写, 模块二、模块十由蒋晓莉编写, 模块三、模块四、模块七由张俞编写,模块八、模块十三由邹莹编写,模块九、模块十二由张星星编写,模块十一由王淮燕编写,全书插图由刘思绘画。 

本书在再版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同类教材和论文,并深受启迪,在此,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虽然经过了全体编写人员的多次修订和改正,本书可能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批评与指正,以便于我们不断地修订与完善。

编者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