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写书缘由
十年前,我在国内一家知名教育机构教授考研数学与高考数学,对学术的渴求促使我放弃教学,赴美攻读计算数学博士学位.出国前,我深知或许无缘再登讲台,遂决定将教学经验编写成书,作为对过往的纪念。于是,一群志存高远的年轻人合作编写了“高考数学你真的掌握了吗?”系列丛书.
该系列丛书因其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递进式的逻辑思路和创新的思考方法,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我始终怀有编写同样风格的考研数学辅导书的心愿.如今,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新系列从书命名为“考研数学你真的掌握了吗?”,以延续前作的精神.
二、本书特色
1. 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本书有别于其他辅导书的“轰炸式”知识点罗列,采用渐进式呈现,按照内在的逻辑逐步展开,我们注重每个知识点的引人,通过解释性的文字或适当的例题引导读者,致力于使每个知识点的呈现更加自然和流畅,在介绍每个知识点后,我们安排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基础例题,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我们非常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衔接,努力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框架.
2. 例题的呈现方式. 在介绍完知识点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例题,这些例题不仅有助于巩固知识点,还能梳理考研数学中常见的题型,帮助读者把握考试方向,我们严格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呈现例题,逐步深人,例题之间的逻辑衔接语言将会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题型的演变逻辑,针对一些重点题型,我们不仅提供详细的解答,还会总结相关方法、经验或结论,并以醒目的方式突显它们的重要性.
3. 变式题的引入. 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例题的辅导书知识转化率很低,这是因为很多读者习惯于阅读书中的例题而非真正做练习,从而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掌握了相应的题型和解题方法,但实际上却相去甚远,因为“看会”不等于“学会”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方法:在每种类型的例题后安排了适量的变式题,这些变式题与例题非常相似,初步培养读者具备最基本的“依葫芦画瓢”的能力.一旦初步掌握了这种能力,就能够尝试解决练习册中的题目,如果连变式题都难以解答,那就意味着对例题的解题方法尚未掌握.
4.框架图的引入. 考研数学极其重视基本概念的考査,这些概念通常涉及多个命题的蕴含关系或等价关系.我们通过设计一些框架图来直观展现这些概念,根据我们的经验,这种展示方式不仅直观易懂,而且有助于记忆.
此外,针对重要的考点和题型,我们也采用类似的框架图进行突出标注,这样一来,在二刷,甚至三刷、四刷的时候,读者能够迅速回顾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达到快速复习的目的.
5. 选题的原则. 一本出色的复习参考书自然由一系列优质题目构成,优质题目就是自1987年以来被频繁考查的考研数学真题,在我们的书中,我们将引导考生了解常见或必考的题型,并提醒同学们有些题目需要反复练习,甚至需要牢记,同时指导同学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记忆.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大连理工大学的孔浩哲,四川大学的左都进、张哲源、刘凌波和蔡凌晨,西北工业大学的姚雄峰,苏州大学的赵鸣宇,复旦大学的刘俊,以及厦门大学的陈晓晓,参与了本书的审稿工作。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如果您对本书表示认可,并希望参与到书籍的优化工作中,请加入本书读者QQ群: 854470221, 与作者直接沟通.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错误或不妥之处,如果在使用本书过程中发现任何错误,我们真诚地欢迎您批评指正
张杨文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