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健全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是一项要经过多方治理主体在各方面不断提升的复杂工程,需要注重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目前我国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已突破 90 万,形式多样且服务内容丰富创新,以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将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来统筹规划,并将社会组织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标杆,已经成为新时期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角色效用的发挥对于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进行了系 统而深入的分析,将“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视角相结合,在“实然层面”构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角色的理论模型,得出了社会组织 参与社会治理角色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即角色识别、角色演进机制与角色发展 动因,并对这三方面关键内容在理论与实证层面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为社会组织 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行动路径,也为政府更好地与社会组织合作 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策略。

本书在理论层面的核心内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 1 )构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角色的理论模型。将“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视角相结合分析得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角色研究的关键内容——角色识别、角色演进机制与角色发展动因;在对关键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建出适用于我国实际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角色的理论模型。

  (2)系统地识别出我国本土化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从“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和“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协调程度”两个维度系统地识别出我国本土化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类型——依附者、协助者、补位者和合作者,并深入挖掘出各角色的角色特征和任务特征,对从“社会组织自主性”和“社会组织与政府嵌入程度”两个维度出发所得出的社会组织角色概念范畴与类型进行了丰富与拓展。

  (3)发现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角色的演进过程与演进机制。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治理网络资源交换水平的变化情况着手得出我国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所扮演角色的演进过程,即由依附者向协助者演进的“权力化阶段”、由协助者向补位者演进的“能力化阶段”和由补位者向合作者演进的“制度化阶段”;并且深入挖掘出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角色演进过程中所蕴含的社会组织在权力、能力、功能、与政府关系及相关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演进机制。

  (4)构建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角色发展动因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了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协调程度及政府治理机制对社会组织角色清晰性、均衡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机制,还发现了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和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协调程度在政府治理机制和社会组织角色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

   在实践层面,以社会服务机构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已经在社会治理领域有了多年的探索,在社会治理的多元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经验,本书在角色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中的政社关系、项目获得与政策倡导,并以社会工作机构为例进行剖析,所得出的结论对社会组织协调与政府的关系,获得更多的项目支持,更好地进行政策倡导,提升自身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本书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CGL054)、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感谢本书第二作者彭瑾教授,我们共同设计本书的章节与内容安排,一起完成本书的分析与研究;感谢第三作者刘波教授,本书的付梓饱含您的辛苦付出,也感谢您从我学生时代到工作后一直的提携与鞭策,使我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更多成绩。

  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亲爱的儿子让我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谢我的母亲对我们小家的照顾,我才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本书;感谢朱朋永远给我最大的支持。

   由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与蓬勃发展阶段,其研究领域的边界仍在不断扩大,还有许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在本书中尚未进行探讨,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