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UE)作为实时3D图形领域的佼佼者,其技术发展迅速,并

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凭借其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灵活的编程接口和高度

的扩展性,UE成为创作者实现梦想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UE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对掌握该技术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根据《虚

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预计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VR)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VR产业的巨

大潜力,也预示着UE作为其核心技术工具之一,将随行业规模的扩大而实现更快的发展。

本书为《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基础教程》的第二版,专为UE5(Unreal Engine 5)

用户提供专业指导。UE5提供了更逼真的视觉效果和先进的渲染技术,显著提升了场景的

光影质感大大提升,画面更加细腻真实。它不仅使VR游戏沉浸感更加突出,而且在VR模

拟训练、VR电影等领域中大放异彩。相较于基于UE4的第一版内容,本书在继承其核心

知识点的同时,全面拓展并融入了与UE5相关的先进内容。全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旨

在培养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应用人才,通过精心编排的案例和解析,帮助读者快速掌握UE5

的核心功能和制作特点。

随着VR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元宇宙”概念的兴起,UE5的亮点表现也十分突出。它

可以精准地对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系统或环境进行数字化建模。通过UE5构建的数字孪生

模型,高度还原真实世界的物理特性、运行逻辑等,有助于在数字空间中对现实世界进行

模拟、分析和优化。例如,在建筑的数字孪生应用中,UE5可以准确模拟建筑的结构、光

照、通风等情况,为建筑的优化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首款3A级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正是使用UE5作为主要开发工具,其强大

的图形处理能力使得游戏角色、场景等元素栩栩如生。无论是华丽的花果山,还是阴森的

妖洞,都能为玩家带来极致的游戏体验,打造了国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西游世界”。

虚幻引擎开发者的就业前景广阔,不仅在游戏行业,而且在影视、建筑可视化、汽车

设计等多个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掌握相关技能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将保持较高的需

求度和竞争力。

作为目前迭代的最新版本,UE5是高等院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专业的重要开发工具

II

之一。本书汇集了来自一线的虚拟现实专业教师以及相关行业的工程师,期望把在高等院

校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以及项目制作中积累的实战技巧分享给读者。本书以案例方式

引导读者快速掌握UE5的使用、游戏开发的方法以及VR项目制作流程;通过真实的项目

示例介绍UE5开发的实用框架,让第一次使用UE5开发的读者不至于面对项目时不知所措,

而是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零基础入门

本书知识体系完整且实用,是针对UE初学者设计的教程。读者可以了解到UE5的基

础知识及其强大功能,从而获得自我学习的途径。通过熟悉UE5界面基本操作,读者能够

搭建简单场景,制作一些简单的互动,如昼夜交替、天光调校、材质调校等;能够使用地

形工具绘制想要的开放世界;了解UE5的渲染特性,如灯光、后期雾等;并能够制作简单

的UI,如开始游戏(开始任务)、地图打开、退出游戏等界面;能够制作简单的过场动画。

2.实用技能为核心

本书从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在内容编写方面,力求细致全面、重点突出;在案

例选取方面,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实用技能为核心。每章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课堂

案例—软件功能解析—课堂练习—课后巩固提升”这一学习路径层层展开,力求通过课堂

案例演练和企业项目流程解析,帮助读者深入掌握学习UE5的功能和制作特点;结合课堂

练习和课后巩固与提升,强化读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3.配套资源丰富

本书提供PPT课件、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源供教师教学使用,同时,还提供素材文件、

案例工程文件、微课视频供学生学习,以期高效掌握所学知识。

本书面向UE5平台游戏开发初学者、数字媒体技术的初学者、数字孪生开发人员、虚

拟现实技术专业学生等,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学参考书。适用领域:室内设

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设计、艺术设计等相关行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赣东学院颜小英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胡小强教授、江西

科骏实业有限公司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大力支持。

本书编写团队成员来自赣东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及VR企业。通过多校联合、校企共同开发的模式进行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和学识有限,且书中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

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多提宝贵意见,感谢大家。

编者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