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C语言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程序设计语言。在众多的计算机语言中,C语言是目前用户群最大的计算机语言之一。它既可用于编写系统软件,也可用于编写应用软件。C语言具有现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特征,常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如C++、Java等)的基本语法都源自C语言,巩固C语言基础有助于学习其他编程语言,因此很多高校将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入门语言。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本书由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线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编写。本书作者在长期从事C语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参考近年来出版的大量书籍和相关技术资料,面向零基础的学习者,重新梳理和编写C语言的教材内容。本书突出程序的要点分析和编程心得,编写最适合读者入门与提高的案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读者打牢编程基础。

本书引入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实际工程案例,帮助读者快速了解C语言如何在工程实际中进行应用。第1~8章各章最后部分提供一个针对该章C语言知识点的工程案例分析,第10章提供一个真实且完整的工程案例并进行C语言综合运用的分析。读者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当遇到汽车行业纷繁复杂的专业知识时不必深究,只要了解C语言的工程应用即可。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对工程代码实现的功能和C语言的运用通过注解的方式展开分析。

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获得C语言的基本知识、算法设计思想和编程技能,进而提高工程应用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为将来能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本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传递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弘扬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本书作者是重庆科技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C语言程序设计”和重庆市一流课程(线上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题组成员。本书是课程组18年来持续开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评价改革的成果体现,所用案例获评“重庆市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示范案例”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在线教学优秀案例”。

编程实验推荐使用程序设计辅助教学(Programming Teaching Assistant,PTA)平台。该平台拥有海量题目,具有自动判题、查重、监考等功能,能够有力支持过程性考核和评价。部分题目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度,对提升学生的算法实现能力效果显著。建议从第一节课起,将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的编程训练贯穿C语言学习始终。通过工程背景案例和习题,延展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C语言程序设计及工程案例分析

前言

为便于教学,本书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

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程序源码、习题答案和在线作业。

资源下载提示

课件资源: 扫描目录上方的二维码获取下载方式。

在线作业: 扫描封底的作业系统二维码,登录网站在线做题及查看答案。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由熊茜、焦晓军主编并统稿。其中,第1、4章由熊茜负责编写,第5、7章由焦晓军负责编写,第2、6章由伍建全负责编写,第3、8、9章由王双明负责编写,第10章及各章工程案例部分由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动力系统标定高级

专家彭曾负责编写。

衷心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教材,但由于编者才疏学浅,书中谬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