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本书主要面向应用型本科撰写,旨在帮助读者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本书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凝练课程内容、精简数学过程、突出实践环节、强调工程应用、体现技术发展。

应广大读者的建议和要求,编者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各章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各章(第1章除外)均增设了思维导图和仿真案例,并对第11章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以突出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了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编者在每一章均有机融入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思政元素,通过案例教学、历史故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全书共11章。其中,第1章是通信基础知识; 第2章是随机过程与噪声,介绍随机信号的统计描述; 第3章是信道与信道容量; 第4章是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包括线性调制与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和抗噪声性能分析; 第5章是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包括抽样、量化、编码过程以及时分复用与复接等概念; 第6章是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包括基带信号的描述、理想传输特性、基带系统抗噪声性能、码间干扰、眼图、均衡技术以及匹配滤波器等; 第7章是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包括二进制和多进制的数字调制系统; 第8章是现代数字调制与解调,包括正交幅度调制、交错正交相移键控、最小频移键控和正交频分复用; 第9章是差错控制编码; 第10章是同步原理,包括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第11章是无线通信新技术及应用,探讨无线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及其应用。书末附有常用通信名词中英对照、各章习题的参考答案,以方便读者学习查找。

本书的建议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有关MATLAB程序设计和仿真的内容可引导学生自学,也可作为实验教学的部分内容。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编者精心制作了涵盖全书内容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此外,课程组同时编写和出版了本书的配套实验与课程设计教材《MATLAB/SystemView 通信原理实验与系统仿真(第3版)》(杨洁等主编)。

本书由杨洁、王琪主编,余雨、赵小燕和郭婉莹编著,具体分工如下: 第1、2、6章及相关课件和教学视频由杨洁完成,第3、4、5章及相关课件和教学视频由余雨完成,第7、8、9章由赵小燕编写,第7章和第8章课件、教学视频由杨洁完成,第9章课件、教学视频由赵小燕完成,第10章和第11章及相关课件和教学视频由郭婉莹完成。全书由教材前两版的主编王琪教授审阅统稿。

感谢东南大学吴乐南教授对本书前2版的审阅,感谢东南大学宋铁成教授和南京邮电大学朱琦教授对实验教材第2版的审阅。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文怡等编辑对本书出版的帮助。感谢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组包永强、李小平、覃翠、余雨、赵小燕、潘子宇、杨伟博、郭婉莹等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团结合作与支持。本书在编写中引用了一些国内外文献,这些文献已在书后列出,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编写得到“江苏省高校新时代教材数字化建设研究专项”(2024JCSZ51)资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