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抽象化的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和计算机爱好者进行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的首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核心课程。为适应新形势下“新工科”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我们组织温州理工学院、塔里木大学、新疆理工学院、新疆工程学院、阿坝师范学院、喀什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广东行政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长期从事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一线教师共同编写了本书。
作为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立项建设教材,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以及AI智慧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的配套教材,本书同步搭建了在线AI数字教材平台,并融入知识图谱技术,资源丰富,真正实现“教师乐教,学生易学”。本书详细阐述了C程序在不同编译环境下的运行过程,助力读者轻松选择适宜的编程环境。
本书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以企业和社会典型案例为抓手,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计算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由浅入深地讲解C语言基础知识、语法规范、编程基本方法与技巧。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和项目驱动,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强化育人导向,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塑造读者的价值观。在内容组织上采用了知识呈现+案例讲解+启发思考+实战体验的形式。全书共10章,涵盖了C语言基础,顺序、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及其他构造类型,文件,位运算等。每章均设有学习导读、内容导学、教学目标、育人目标和扩展阅读,各章主要内容、上机实训、习题等均提供讲解答疑,读者可随时扫描二维码获取详细讲解。每章的章末均有知识梳理和常见上机问题及解决方法。知识梳理总结本章的重点知识内容总结,常见上机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醒读者在编写程序时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使读者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本书还配备了教学课件、微课视频、上机实训及解析、练习测试及解析、扩展阅读和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源,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供给方式转换为以“学生、场景、资源”为中心的未来教育模式。
本书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理论结合实践,注重能力培养。
每章内容都融入大量的典型案例并深入分析,案例以问题驱动、算法分析、建立模型、编写源程序、源代码展示、运行结果的形式呈现,并在每章增加了上机训练和拓展思考,进一步加大创新性和挑战度。
(2)融入思政元素,坚持育人导向。
每章设定育人目标,结合课程知识特点,深入挖掘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思政案例,坚持育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熏陶,实现知识与人格的双重提升。
(3)教学资源丰富,支持混合学习。
相关课程已在“智慧树”网和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并打造了配套的多类型教辅资源,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结合视频进行学习。既结合了新时代、新工具的特点,提高了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本书的兴趣,又有助于教师潜移默化地贯彻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思维。在为读者提供“纸质版教材+数字化资源”的沉浸式体验的同时,又全面体现了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特色。
(4)构建智慧场景,人机互动学习。
本书特别强调构建立体式智慧课程实施场景的理念,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创设集成化、智能化、开放性的学习场域和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细节拥有真正的认知体验,进而产生群体互动的耦合,形成生生、生师、生机的有效互动。
本书由廖雪峰教授担任第一主编,负责总体策划、制订编写大纲和教材内容安排以及最后统稿。本书编写中得到了温州理工学院周文龙校长、胡新根副校长、孙芙蓉副校长等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此外,本书还得到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支持(项目编号:2024-AFCEC-112)。
本书由东西部多所高校教师联合编写,编写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跨行业从业经验,故本书适用性非常广泛,既适合作为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C语言自学者的参考资料。
由于编者知识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2025年7月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微课版)
第1章?C语言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