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图 书
  • 期 刊
  • 数字出版
  • 海外合作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董事长致辞
    出版社简介
    企业荣誉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党建风采
    企业活动

    服务支持

    授权书查询
    招标公告
产品矩阵
EN
教师申领样书
水木书荟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图书综合服务平台
清华社英语在线
以个性化课程为中心,
支持全场景教学的智慧教学平台
文泉智造
智能制造方向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知识服务平台
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
专业知识库和智能体
Sciopen
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
水木书荟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图书综合服务平台
清华社英语在线
以个性化课程为中心,
支持全场景教学的智慧教学平台
文泉智造
智能制造方向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知识服务平台
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
专业知识库和智能体
Sciopen
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
  • 首  页
  • 图  书
  • 期  刊
  • 数字出版
  • 海外合作
  • 关于我们
产品矩阵EN

关于我们

董事长致辞 出版社简介 企业荣誉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党建风采 企业活动

服务支持

授权书查询 招标公告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董事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企业荣誉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新闻资讯
    • 党建风采
    • 企业活动
  • 服务支持
    • 授权书查询
    • 招标公告
首页 > 企业活动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出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3-12-08 来源:出版社官网 浏览量:2644

12月2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出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詹福瑞,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兼学术出版中心主任石磊编审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王震主持会议。

作为《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的续编,《萃编续刊》收录二十五史艺文志和经籍志的考证、注释、补撰及研究之作55种,共16卷21册610万字,是迄今为止史志目录最大限度的汇编与整理,推出了一批极为稀见的史志目录及其版本资料,也是1949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史志目录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萃编》与《续刊》的结合,对摸清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家底,推动以史志目录为特色的目录版本学学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文献资源保障。

王博充分肯定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并从学术积累、学术视野、问题意识、交流合作等多个角度,为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事业的人文学者的治学提供了有益借鉴。他提到,《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是高校古委会资助的重点项目,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萃编》及《萃编续刊》的编纂出版,实现了史志目录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对于摸清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家底、建立中国古代著述总目数据库、推动以典籍存亡流变为基础的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詹福瑞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史志目录的兴起与流变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表示,《萃编》及《萃编续刊》共收书139种,计1570余万字,基本上把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及其注、考、补,以及近现代的部分研究,都包含在其中,尤其是这次《萃编续刊》还推出了海外收藏的珍稀目录和版本,为读者全面掌握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材料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可靠的文本。下一步可以利用新搜集的文献,在现有基础上作“再续编”。

石磊在致辞中介绍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在人文社科类图书出版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继续合作提出了美好的期待。他表示,《萃编》和《萃编续刊》的顺利出版,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晶,今后各方可以在成果数字化、“再续编”的出版以及其他领域继续深入合作。


本书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承略详细介绍了本书编纂情况。本书学术顾问、台湾成功大学原文学院院长张高评介绍了台湾地区著作版权获取及部分古籍的复制情况。本书责任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编审马庆洲介绍了本书的出版情况。

专家研讨评议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萃编》和《萃编续刊》展开学术研讨,全面总结史志目录整理汇编的经验与得失,探讨以史志目录作为考察古代典籍类别与存亡、梳理古代思想渊源与流变依据的学术史意义,展望今后古典目录学及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发展前景与新兴态势。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研究院所共计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供稿:马庆洲)

上一篇:《走向智治时代: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第五届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布
2023-12-14
下一篇:《合作博弈与和谐治理——中国合和式民主研究》葡萄牙文版正式出版发行
2023-12-07
友情链接
  • 官方小红书
  • 官方微信
  • 官方旗舰店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盗版举报|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C)2025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方式(010)62776969 c-service@tup.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