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阐释了纠纷解决及其机制的基本原理;通过比较法的研究,展现了当代法治国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发展模式及其与司法的关系,说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针对我国法治发展中的问题,系统地论证了由司法、行政和民间解纷机制构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意义及合理的制度架构,对当下基层司法、诉讼调解、信访与行政解纷机制、人民调解与“大调解”以及习惯等民间社会规范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和分析。本书的宗旨在于阐明纠纷解决研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提倡多元价值观及制度设计理念,避免以单一化的法律中心主义作为法治和社会治理的唯一选择和进路,主张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障法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协商自治以及与公共社会的健康发展,并对我国当代纠纷解决实践及制度建构提出了建言。本书适合法学和纠纷解决理论研究者、实务人员(包括法官、司法行政人员、律师、仲裁员、调解员等)和立法工作者,以及法律和社会科学各学科学生阅读。
第一章纠纷解决研究及方法10
第一节纠纷解决研究及其基本课题10
一、 纠纷解决研究10
二、 纠纷解决研究的基本课题和框架14
三、 纠纷解决研究与法学17
第二节纠纷解决研究的方法论22
一、 基本立场与方法22
二、 法学与纠纷解决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立场26
三、 经验实证研究方法34
四、 多元论37
第三节我国纠纷解决研究的现状与课题47
一、 我国纠纷解决研究现状与问题47
二、 法学与纠纷解决研究方法的改进53
小结68
第二章纠纷解决的理论框架70
第一节纠纷解决的基本理论70
一、 纠纷与纠纷解决70
二、 纠纷的构成及其社会性72
三、 纠纷解决的基本要素76
四、 纠纷解决机制80
第二节权利救济、社会控制与纠纷解决83
一、 权利救济与纠纷解决83
二、 社会控制与纠纷解决92
三、 纠纷解决与社会治理100
第三节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的建构102
一、 和谐的内涵及求“和”的价值观102
二、 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112
三、 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几个悖论114
第四节法的实施与纠纷解决——法与社会的关系117
一、 法的实施与纠纷解决117
二、 法律实施与社会控制的若干原理121
第五节中国社会转型与纠纷解决机制123
一、 法治环境及时代课题123
二、 法与社会之关系的解释框架129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135
小结137
第三章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与ADR运动138
第一节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概念及特征138
一、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