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2元
印次:1-9
ISBN:9787302277309
出版日期:2012.02.01
印刷日期:2018.12.10
图书责编:苗庆波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根据非机械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从制造的发展进程将读者引入制造世界,了解制造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以机械制造为载体,用学生身边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制造,了解机械制造全过程和常见制造工艺。
杨有刚,男,1961年5月22日生,教授、博士、副院长。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机制、机化、信息、制药等专业本科生工程训练、机械制造基础等6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集20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并探索出了多种学习方法,如:“‘纲举目张’法”、“‘望文生义’法”、“‘ 内外因关系’法”、“‘ 历史事件’导入法”、“‘ 系统性分析’法”等。2006年6月,获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的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共承担科研项目5项,主持1项。参加的“TC型机井过滤器”的研究项目,通过了陕西省水利厅鉴定,谓阳柴油机厂因此而成立了“杨凌惠泽水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使该过滤器首次在国内实现了产业化。获得和被受理国家专利共7项,其中: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其中2篇通讯作者)发表相关论文9篇,其中7篇被EI检索。2005年4月出版《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教材一部,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统编教材。
为适应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针对农科类非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当前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编写修订了这本工程训练基础教材。 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征,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和复合化的新趋势、新特点,现代工业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比如,早期的农业生产,应用工业技术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农业机械的工业技术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而现代农业应用现代工业信息技术实现了精准化和规模化,而且可以实现专家远程实时诊断,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各行业、各领域的从业人员只有具备一些必要的现代工业制造技术,才能创新出成果,才不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制造是涉及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我国是制造大国,但要成为制造强国和保持高速发展,还需高等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各领域、各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有鉴于此,本书对原来工程训练指导书进行了修订,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注重传统和现代制造技术的结合。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以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增强。 (1) 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针对非机械类专业的特点,本教材力求“面粗点细”,即除基础知识外,具有较高难度、深度和专业性太强的内容被删减,而部分重点知识技能力求具体翔实。如: 液态金属成形部分,忽略了铸件结构工艺性和工艺设计的相关内容; 冷加工中,重点在车工上,学时数多的要求熟练掌握外圆、螺纹的车削,学时数少的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