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学
《小儿心律失常学》(第2版)融合儿童心律领域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适应心律学高速发展,并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儿童心律失常诊疗基础和临床应用,能够为今后的儿童心律失常临床工作提供更深远的指导。

作者:李小梅

定价:3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74962

出版日期:2024.11.01

印刷日期:2024.11.20

图书责编:吴洁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小儿心律失常学》(第2版)全面、深入、系统讲述儿童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发生机制、临床特点以及新进展,注重从基础到临床,理论联系实际:①兼具基础研究和临床实用性,既包括儿童心律失常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电生理机制等基础概念,又详述儿童心律失常分类及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②内容全面系统,大到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导管室的装备和设计,小到各类导丝、导管及各种介入产品的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③注重儿童心律失常的微创介入操作,从详细的解剖基础,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到具体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④图文并茂,系统而简明的图示更会使读者易于领会操作过程;⑤受众范围广:可作为普通儿科及心血管专科儿科医生的临床诊疗专业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有一定介入手术经验者提高手术能力的参考书,还可为儿童心律学基础研究人员提供基础和临床结合的桥梁。

"李小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小儿科主任德国 Essen 大学医学博士,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导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50 余年,小儿心脏内科临床工作 40 年,小儿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30 年。自1994 年起,在国内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是国内开展小儿射频消融手术例数最多的团队领军人,建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儿童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至今仍工作于临床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儿童心律失常诊治经验,累计完成儿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5000 余例,最小手术年龄为出生后24 小时,手术成功率 96%,死亡率为零。为挽救患儿生命,挑战低龄低体重患儿手术风险,为出生 2 个月生命垂危的小婴儿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手术,创国内射频消融最小年龄纪录;率先开展出生后即刻经脐静脉置入临时起搏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国内率先开展冷冻消融治疗儿童希氏束旁旁路;植入心脏起搏器及 ICD 国内年龄最小;于国际上首先提出并应用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双腔起搏器达到改善心脏同步性的目的,解决了儿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这一国际性难题;等等。主持撰写并颁布了我国儿童心律失常领域两部首部专家共识:《中国儿童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家共识》(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及《中国儿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专家共识》(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3)。主编《小儿心律失常学》,副主编《小儿心脏病学进展》,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 130 余篇,培养了儿童心律学专业博士生 / 硕士生及博士后十余名。兼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小儿心律学工作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儿童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编委,《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PACE-Pacing and Clin Electrophysiol 审稿专家,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等等。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0 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第四届首都健康卫士、亚洲女性电生理医师终身成就奖、起搏疗法新技术应用突出贡献奖、2023 年临床医学奖—医疗技术创新奖、清华大学 2017 亮点成果、第十六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等。"

前 言 小儿心律失常是儿科临床常见但复杂的一组疾病,目前关于小儿心律失常学的专著国内仅有笔者2004年主编的《小儿心律失常学》,自该书出版并全国发行后,广受同道的好评及推崇,沿用至今。但近20年来依托各位心血管同道在儿童心律失常领域矢志不渝的共同努力,对儿童心律失常的认识逐步加深以及治疗手段不断更新,该版内容已远不能全面地反映当代儿童心律失常领域的新进展,因此笔者对其进行了修订。 春来暑往,秋收冬藏,万象更新。笔者深耕于小儿心律失常专业数十载,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及推广,亲历了该领域从荒芜到生机盎然的过程,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期间主持并执笔的《中国儿童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家共识》及《中国儿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专家共识》,填补了国内儿童心律失常领域的空白。细数下来,心脏电生理学的飞速发展,从初期的二维阶段到已广泛应用的三维时代及心腔内超声的应用等,不仅实现了导管消融极低辐射的绿色电生理,更提高了疑难复杂病例的治愈率和安全性;左束支区域起搏实现了更加生理的同步化治疗;ICM的植入大大提高了对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精准诊断;对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治认识的不断提高及植入ICD在儿科领域的开展,极大程度减少了儿童心源性晕厥、猝死的发生率。但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因其体重小、血管细、心腔小等诸多因素,这些技术的开展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及挑战,每一名患儿的救治成功都堪称“心尖上的舞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险中求生,拥抱新生。 本书依然本着立足于学术,服务于临床的宗旨,继续延续科学、实用、突出儿科特点、贴近临床的原则,邀请国内该领域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编写相关章节,并且由...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和电生理基础 1

第1节 心脏解剖结构 1

第2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形态学特征 11

第3节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基础 22

第二章 心律失常心电学诊断 38

第1节 儿童心电图基础 38

第2节 儿童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54

第3节 心电图对心室预激、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 72

第4节 动态心电图 112

第5节 运动负荷试验 130

第6节 直立倾斜试验 143

第三章 传导系统疾病 150

第1节 窦房结功能障碍 150

第2节 房室传导阻滞 158

第3节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63

第四章 期前收缩 175

第1节 概述 175

第2节 房性期前收缩 176

第3节 交界性期前收缩 180

第4节 室性期前收缩 182

第五章 室上性心动过速 199

第1节 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199

第2节 房性心动过速 204

第3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22

第4节 交界性心动过速 230

第5节 预激综合征 234

第6节 心室预激性心肌病 247

第7节 心房扑动 255

第六章 室性心律失常 262

第七章 胎儿心律失常 285

第1节 胎儿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 285

第2节 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 291

第3节 胎儿期心律失常概述 297

第4节 胎儿期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 305

第5节 胎儿期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 308

第6节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时机 314

第八章 遗传性心律失常 319

第1节 概述 319 ...

《小儿心律失常学》(第2版)融合儿童心律领域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适应心律学高速发展,并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儿童心律失常诊疗基础和临床应用,能够为今后的儿童心律失常临床工作提供更深远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