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284260
出版日期:2012.06.01
印刷日期:2014.08.07
图书责编:盛东亮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系统论述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全书包括12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基本电路,场效应管与特殊三极管基本应用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运算电路,低频功率放大器,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波形发生电路,直流电源,模拟电子线路读图与设计方法。 书中习题多改编自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题,针对性极强; 全书配有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便于教师参考使用。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与电气信息类的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图书。
姓名:王骥 职称: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副院长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通信与信息处理系统。第一主讲课程:《模拟电路》《电路分析》《高频电子技术》;第二主讲课程:《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
教材编写特点 本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接触实际电路工程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抽象,教学任务重,而且又有其本身不同于先修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问题的关键还是对这门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识不足。对于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满足两方面: 一要反映科学的基本事实与规律,体现本学科最新成就并密切联系实际; 第二要符合培养目标和符合教学计划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能体现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地位和作用。为配合教与学的关系,本书编写过程注意加强了以下方面的分析。 分立元器件与集成的关系 一般来说,作为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内容应相对稳定,但这门课的特点注定它要加快新陈代谢。因为器件是电子线路的基石,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的电子器件发展过程代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几次大的变革,同时也说明了半导体器件制造核心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当前由于IC产业特别是EDA技术的长足进展,已经彻底打破了器件、电路和系统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的领域传统思维。同时也对电子线路的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与工程实践脱节,本教材教学内容选材以当代电子技术发展水平为背景,以器件为主线加速由“分立”向“集成”的转化的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虽然“重在集成”的观点已经被大家所接受,但集成电路的内部单元实际上是由分立元件构成的。如果忽视内部单元电路的原理,只掌握外特性和工作参数,但是这种教法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只知IC的管脚排列与外围连接,而对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完全不理解。从而导致课程知识结构的“分立”,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科技前沿——PN结在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的应用
1.1电子信息系统
1.1.1电信号
1.1.2模拟信号的概念
1.1.3电子信息系统组成
1.2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2.1半导体材料分类
1.2.2本征半导体
1.2.3杂质半导体
1.3PN结
1.3.1PN结形成过程
1.3.2PN结及其特性
1.3.3PN结的电容效应
1.3.4PN结的击穿特性
1.3.5PN结的应用
1.4太阳能发电系统简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基本电路
科技前沿——3D晶体三极管制造技术延伸摩尔定律
2.1半导体二极管
2.1.1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2.1.2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1.3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
2.1.4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与型号
2.1.5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
2.1.6半导体二极管的应用
2.1.7特殊二极管
2.2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2.1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类型与三种连接方式
2.2.2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及电流放大作用、伏安特性曲线
2.2.3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以及温度对晶体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2.2.4晶体三极管的型号与选用原则
2.3放大的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2.3.1放大的基本概念与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3.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3.3放大电路的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