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司法比较研究: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二版)
现代公司法的国际经验服务中国公司法完善!

作者:黄辉

丛书名:中国法学前沿·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定价:86元

印次:2-6

ISBN:9787302553120

出版日期:2020.06.01

印刷日期:2024.06.26

图书责编:李文彬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和第一版类似

黄辉,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助理院长,金融监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并获得终身教职,目前仍是该校的兼职教授。他担任世界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问题专家顾问,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香港证监会专家顾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邀研究员;密歇根大学法学院Grotius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高级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法学院、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法学院和东京大学法学院等客座研究员;哈佛大学法学院和牛津大学法学院等高级访问学者;暨南大学讲座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等客座教授;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以及Asi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等国际知名期刊的编委会成员。黄辉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和国际金融监管等,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Kluwer Law International,Routledge, Ashgate,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8学术著作,在国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了近40篇论文,涵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香港等多个法域。

此书自2011年首发以来,承蒙各方厚爱,几度售罄,出版社也已数次加印。作为与经济联系最为密切和重要的法律,公司法一直在不断发展,因而几年前就想修订,但由于各种事务实在太多,且在香港的学术研究成果以英文为主,故一再延宕,时至今日,已届十年,母校清华也迎来109年华诞,第二版工作开始成为我工作重点之一,终于顺利完成。 第二版主要是对已有内容的更新和补充,没有增加新的章节,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出版社对于书稿篇幅有限制,大量增加篇幅将抬高成本; 另一方面,从学术上讲,选题须有取舍,与其贪多求大,不如精耕细作,有所侧重。我本想增加公司资本制度的相关章节,比如公司类别股、公司减资和股份回购等,但正如我在初版自序中提到,公司资本制度与证券法联系紧密,同股不同权规则和股份回购规则等都主要涉及证券市场,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写一本证券法比较研究的书时予以涵括。另外,中国公司法修改工作已经启动,我有幸受邀在2020年1月8日参加了商法学研究会在清华举办的公司法修改巡回论坛第一场,主题就是公司资本制度的修改,发现大家意见分歧颇大,因此,更让我坚信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使得思考更为成熟,论证更为有力,而不宜仓促行事,误人误己。 在对已有内容的更新和补充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初版是以澳大利亚公司法为切入点,第二版除了进行更新之外,还延展了更多其他法域,特别是香港公司法,同时加强了对美国与英联邦法域区别的论述(虽然美国属于英美法系,但实际上与英联邦法域存在很大差异,而国内学者经常将英美法系作为一个整体讨论,从而忽视它们内部的微妙关系),以让读者对国际经验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其次,在国际经验的...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编公司与公司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概述

一、 公司文化与资本主义: “四大时代”

二、 公司的英文用语之辨: “Company” or “Corporation”

第二节公司演变: 过去与现在

一、 早期商业形式

二、 特许公司(chartered company)

三、 1720年: 南海泡沫(the South Sea bubble)

四、 法定公司和授产契约公司

五、 1844年: 登记公司(registered company)

六、 现代英美公司法

第三节公司理论: 公司的本质与目标

一、 特许权理论(concession theory)

二、 自然实体理论(natural entity theory)

三、 公司契约论(法经济学理论)(contractarian theory)

四、 公司宪政论(corporate constitutionalism)

五、 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六、 小结: 比较与评判

第四节未来之路: 发展方向及研究前沿

一、 公司法发展方向: 全球融合抑或路径依赖

二、 公司法研究前沿: 热点与趋势

第二章公司立法与监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公司法体系: 美国与澳大利亚立法模式之比较

一、 概述

二、 1900年之前: 澳大利亚早期的公司及立法

三、 1975年之前: 州法形式的公司法及其问题

四、 1975年...

本书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中国问题和相关建议的讨论。比如,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的效力和责任问题、董事义务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以及公司集团制度等,以提升本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