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年凯
定价:12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702580
出版日期:2025.10.01
印刷日期:2025.10.09
图书责编:张宇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清华科史哲教材系列-科学博物馆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侧重科学史与科学博物馆的关系,主题包括科学博物馆的建筑史、科学藏品、科学展览、科学教育,以及一些著名的科学博物馆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博物馆、波士顿科学博物馆、葡萄牙科学博物馆、美国科学史研究院博物馆与科学史的关系。本书的特色是将科学史与博物馆两个领域相结合,引入了**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本书的读者对象是科技史界、博物馆界的学者以及对科技史、博物馆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刘年凯,男,1987年7月生于山东泰安,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部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近现代科学仪器史、科学博物馆学,在《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等博物馆学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前 言 2017年5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甫一成立,创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就把科学 传播学与科学博物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方向。2018年4月,清华大学正式 开始筹备科学博物馆。一年后,“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备展”开幕, “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也同期举行,至今已举办六届。吴国盛教授近几年还 主编过一套《科学博物馆学丛书》,引进了发达国家关于科学博物馆的一批研究 著作。得益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建设,科学博物馆学在清华正蓬勃发展,并 逐渐辐射到国内一些高校、研究机构和博物馆。 那么,什么是“科学博物馆学”呢?顾名思义,它可定义为一门专门研究 科学博物馆的学科,涉及科学博物馆的历史、理论、实践、教育功能、社会影响 及其在全球知识流动中的角色。它涵盖的不仅是综合或专门行业的科学工业博物 馆,还有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科学中心等诸多类型的科学类博物馆(有时还涉 及与博物馆密切相关的展览会,如世界博览会)。科学博物馆学关注这些博物馆 作为科学知识保存、展示和传播平台的功能,研究内容包括科学博物馆的发展历 程、各类科学藏品(如标本和科学仪器)收集、保存和展示的历史演变,以及科 学博物馆如何在科学传播、公众教育、社会记忆构建等方面发挥作用。科学博物 馆学强调跨学科的方法论,结合博物馆学、科学史、物质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学术 资源,旨在为科学博物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不同类型的科学博物馆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其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 性。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科学博物馆学蕴藏着无限的探索空间。目前,国 内科学博物馆学的研究...
第一部分
A物与博物馆 / 002
B建造博物馆:知识、冲突与场所的力量 / 020
C“物中的思想”:现代性、历史和北美博物馆 / 037
D博物馆与科学史——从业者后记 / 058
第二部分
E在学者与观众之间的科学史博物馆 / 068
F科学博物馆概览 / 078
G挑战陈词滥调:博物馆中天才、英雄发明和经度问题 / 086
H现在时:在波士顿科学博物馆找寻历史 / 101
I科学博物馆的“时间胶囊”:葡萄牙的博物馆、藏品和科学遗产 / 114
J科学博物馆与科学教育 / 127
第三部分
K当代科学博物馆 / 140
L科学博物馆的演变 / 150
M科学博物馆能认真对待历史吗? / 179
N博物馆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科学史的建制 / 190
O科学史和伦敦科学博物馆 / 213
P回应故事:1876年科学器物借展收藏与科学博物馆 / 218
Q超越黑箱:对化学史博物馆建设的反思 / 236

